您的位置: 首页> 易资讯> 行业百科

污泥异常的原因有哪些?

【字体:
发布日期:2019-08-16 浏览次数:1390
核心提示:在治理污水的时候会出现几类污泥异常的现象,造成污泥异常的原因有废水PH值大幅波动变化、废水水体中油脂含量增多、废水水体中盐离子浓度增高三个原因,针对这三个造成污泥异常的原因列举了解决措施,详细内容,请阅读全文。

污水治理中污泥异常的几类现象

1·活性污泥絮体呈微细化,颜色异常,沉降性能变差,上清液浑浊且有许多细小羽毛状污泥残片;

2·镜检可发现原生动物,但数量锐减,镜检过程发现有原生动物但多已死亡或失去活性;显微镜下污泥絮体体积比平时小而零散;

3·沉淀池内污泥呈云浪状上浮,出水跑泥严重;

4·最终出水水质浑浊, COD检测指标远高出正常波动范围;

污泥异常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废水PH值大幅波动变化

当活性污泥所处污水环境pH 值<6或pH值>9时,绝大多数微生物的活性受到抑制或失去活性,甚至死亡,此时就会发生污泥松散和上浮现象。

pH值大幅波动变化引发的异常症状:

活性污泥絮体呈微细化,色淡,沉降性能变差;镜检原生动物活性不足;曝气池混合液的溶解氧在曝气量不变的情况下逐渐上升,液面浮渣增多,浮渣色晦暗,稀薄松散;出水跑泥严重。

pH值大幅波动变化对应的处置建议:

生物系统受到pH值大幅波动变化影响后,镜检仍然可以发现一定数量的微生物,只是活性受到抑制或部分死亡。因此,恢复受抑制微生物的活性,加快残存微生物的繁殖是恢复生物系统的关键。

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在生物池的进口处投加碱液,提高曝气池内混合液的pH值;

2、加大外回流量,维持生化单元相对较高的污泥浓度,提高系统的抗冲击负荷能力;

3、在生物池内连续投加营养盐(如工业葡萄糖),补充进水中的营养物质,加快微生物活性的恢复和繁殖;

二、废水水体中油脂含量增多

当废水进水中含有大量油脂时,会影响污泥细胞质膜的稳定性和通透性,使细胞的某些重要组分流失而导致微生物生长停滞和死亡;另当废水进水含油脂量过高时,经过曝气混合,油脂会附聚在菌胶团表面,使细菌缺氧后上浮。

A·油脂含量增多引发的异常症状:

活性污泥松散微细,色发黑,沉降性能很差;镜检微生物活性不足;曝气池内的需氧量增大且出现大量液面浮渣,浮渣颜色发黑且具有粘性;二沉池水体整体颜色发黑,出水中含有大量悬浮物。

B·油脂含量增多对应的处置建议:

当废水进水油脂含量过高时,经过曝气混合,油脂会附聚在菌胶团表面,导致密度降低而上浮,且细菌处于缺氧状态,使得整个曝气池颜色发黑,液面出现大量浮渣。由于此类油脂多为乳化油,进入曝气池后随着曝气强度增大,油脂对污泥颗粒的吸附包裹越严实,污泥越松散;如何将曝气池内的油脂尽快除掉是系统恢复的关键。

在恢复过程中主要采取的措施:

1、停止进水,停止曝气,对曝气池进行静止沉淀,然后视沉淀状态,开启进水将曝气池内的上清液强制流出,尽可能降低曝气池内的油脂含量;

2、恢复曝气后,将溶解氧控制在相对较高水平(4mg/L);

3、适当投加部分营养盐,加快污泥的增殖;

4、加大排泥量,促进新、旧污泥的更替;

虽然大量油脂进入曝气池,但生物系统并未遭到完全破坏,因此在采取上述措施后,生物系统恢复较快。

三、废水水体中盐离子浓度增高

当废水中的氯离子浓度>2000mg/L时,微生物的活性将受到抑制,COD去除率会明显下降;当废水中的氯离子浓度>8000mg/L时,会造成污泥体积膨胀,水面泛出大量泡沫,微生物相继死亡。

由于氯离子含量不是进水监测的常规指标,因此在运行中不易察觉,当通过生物系统的某些指标做出判断时,往往伴随的就是生物系统的瘫痪。

A·盐离子浓度增高引发的异常症状:

活性污泥松散微细化,色浅泛白,沉降性能很差;曝气池的溶解氧值在曝气量不变的情况下会突然上升,活性污泥混合液液面上会出现大量小气泡,且泛出大量泡沫。

B·盐离子浓度增高对应的处置建议:

当发现生物系统受到高浓度盐离子废水的冲击后,往往伴随的就是活性污泥微生物的全部死亡,此时系统恢复起来也较为困难。由于企业排水中的氯离子含量并不在环保部门的监测范围之内,因此及时阻断高浓度盐离子废水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是恢复系统前的首要前提。

在恢复过程中,主要采取如下措施:

1、加大外回流量,对来水进行稀释;

2、将本站的脱水污泥重新投加到生物池内,作为接种污泥,对微生物进行重新培养;

3、为缩短培养时间,加快微生物的繁殖,可向生物池内投加部分营养盐成分。

手机微信扫一扫查看易企询手机站:每日信息推送、随时随地查看不是事!

手机微信扫一扫查看易企询手机站,每日定时推送资讯信息、文库信息、招标等海量信息,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还等什么,赶紧关注我吧!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引用:

评论:

污泥协同处理厨余垃圾工程技术标准(征求意见稿)

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预处理系统4.1一般规定4.2污泥预处理4.3厨余垃圾预处理5厌氧消化系统5.1一般规定5.2湿式厌氧消化5.3干式厌氧消化6沼气净化和利用系统6.1一般规定6.2沼气净化和提纯6.3沼气储存和利用I储存II蒸汽锅炉III沼气发电IV精制天然气7沼液资源利用和处理系统7.1资源利用7.2沼液处理8沼渣资源利用和处理系统8.1一般规定8.2土地利用8.3干化焚烧9施工和验收9.1一般规定9.2施工9.3调试9.4验收10运行和维护10.1一般规定10.2运行10.3维护10.4检测和控制11安全管理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PCJJXXX-20XX污泥协同处理厨余垃圾工程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ofco-treatmentofmunicipalsludgeandfoodwaste(征求意见稿)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污泥协同处理厨余垃圾工程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ofco-treatmentofmunicipalsludgeandfoodwasteCJJXXX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北京1前言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开展<污泥协同处理厨余垃圾工程技术标准>和<污泥协同处理厨余垃圾干式厌氧消化设备技术条件>编制工作的函》(建

立即阅读

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

(十六)拓宽融资渠道。各级政府建立完善多元化的资金投入保障机制。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污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实施方案实施污泥无害化处理,推进资源化利用,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城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取得显著成效,污泥无害化处理能力明显增强,但仍然存在“重水轻泥”问题,污泥处理设施建设总体滞后,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不高,甚至出现污泥违规处置和非法转移等违法行为。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认真落实经国务院同意的《关于推进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指导意见》,提高污泥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水平,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基本原则统筹兼顾、因地制宜。满足近远期需求,兼顾应急处理,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合理规划设施布局,补齐能力缺口。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处理路径和技术路线。稳定可靠、绿色低碳。秉承“绿色、循环、低碳、生态”理念,强化源头污染控制,在安全、环保和经济的前提下,积极回收利用污泥中的能源和资源,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加大政府投入,强化政策引导,严格监督问责,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立即阅读

污泥协同处理厨余垃圾工程技术标准

1总则2术语3基本规定4预处理系统4.1一般规定4.2污泥预处理4.3厨余垃圾预处理5厌氧消化系统5.1一般规定5.2湿式厌氧消化5.3干式厌氧消化6沼气净化和利用系统6.1一般规定6.2沼气净化和提纯6.3沼气储存和利用I储存II蒸汽锅炉III沼气发电IV精制天然气7沼液资源利用和处理系统7.1资源利用7.2沼液处理8沼渣资源利用和处理系统8.1一般规定8.2土地利用8.3干化焚烧9施工和验收9.1一般规定9.2施工9.3调试9.4验收10运行和维护10.1一般规定10.2运行10.3维护10.4检测和控制11安全管理本标准用词说明引用标准名录UDC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CJJPCJJXXX-20XX污泥协同处理厨余垃圾工程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ofco-treatmentofmunicipalsludgeandfoodwaste(征求意见稿)20XX-XX-XX发布20XX-XX-XX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污泥协同处理厨余垃圾工程技术标准Technicalstandardofco-treatmentofmunicipalsludgeandfoodwasteCJJXXX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XX北京1前言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标准定额司关于开展<污泥协同处理厨余垃圾工程技术标准>和<污泥协同处理厨余垃圾干式厌氧消化设备技术条件>编制工作的函》(建

立即阅读

氧化沟工艺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与研究新进展

《》!"#$#%,、,、,,,&%、,,。;;;1’()*&+、。,%&%、、、、。2$%、#%-、’()、、).#%,。/%%%-#%-。33.1、、、。、、、、、、、、、。3.2、、。、、、).012、34。3.3、、、。、。、、、、、。56785978:!"6$;%<=>!%?!685!7:85978:!%6$:@&;%<=>,//?,/,86*$!86%?。%,%%%%85DOI:10.16317/j.cnki.12-1377/x.2018.10.068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