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易资讯> 行业百科

碳中和的原则及企业抵消方式

【字体:
发布日期:2019-06-18 浏览次数:1716
核心提示:碳中和是根据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通过种植树木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使其达到环保的目的。碳中和的企业抵消共分计算碳足迹,建立低碳体系——减少碳排放——实现碳中和三个步骤。详细内容,请阅读全文!

碳中和是根据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通过种植树木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使其达到环保的目的

90618.3

碳中和最初由环保人士倡导,并逐渐获得越来越多民众的支持,并且成为受到各国政府所重视的实际绿化行动。通常可以通过推动使用再生能源和植树造林等方式,来实现碳中和。

生态环境污染而造成的温室效应,是温室气体的排放较多的全球性问题。碳补偿的理念是不管何时何地,减排都是有益的。不过一般来说,在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型期国家进行减排的成本更低,这是因为这些国家的经济消费和原材料成本较低。另外,在基础设施比较薄弱的地区更容易推行减排项目。

从某种程度上讲,碳补偿是一种奢侈行为。您是在为一个几乎不可能实现的目标付帐。正因为如此,购买碳补偿的人通常都生活在发达国家,在那里想要大规模减少民用碳排放十分困难,而且花费高昂。很多企业和居民可能觉得,相比自己动手改造住宅或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来说,购买碳补偿更加经济实惠。全球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高达250亿吨,减排是目前的首要任务,而类似厄瓜多尔植树造林项目的资金究竟来自于当地还是他国,这并不重要,国界不应成为全球减排的障碍。

90618.4

碳补偿资助的项目种类繁多,比如植树造林、研发可再生能源,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等等。另外,碳补偿计划既支持大规模项目,也支持社区计划。一家碳补偿公司有可能在乌干达恢复大片森林的同时,也在洪都拉斯的小村庄里推广节能灶。

企业抵消

第一步:计算碳足迹,建立低碳体系

碳足迹计算是针对企业所有可能产生温室气体的来源,进行排放源清查与数据搜集,以了解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源及量化所搜集的数据信息,是迈向实现碳管理的第一步。碳排放报告核查则是由第三方对盘查所得出的数据信息的担保陈述提供正式的书面声明。

第二步:减少碳排放

通过对企业排放源清查,详细了解企业的碳排放源及量,相应地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从而减少因企业生产运营等活动中所产生的碳排放。

90618.5

第三步:实现碳中和

通过购买自愿碳减排额的方式实现碳排放的抵消,以自愿为基本原则,即交易的中和方式。碳中和的实现通常由买方(排放者)、卖方(减排者)和交易机构(中介)三方来共同完成。 

手机微信扫一扫查看易企询手机站:每日信息推送、随时随地查看不是事!

手机微信扫一扫查看易企询手机站,每日定时推送资讯信息、文库信息、招标等海量信息,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还等什么,赶紧关注我吧!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引用:

评论:

关于印发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的通知

—3—建立健全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实施方案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计量、标准是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重要内容,是资源高效利用、能源绿色低碳发展、产业结构深度调整、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对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扎实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制定本方案。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总体部署,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体系建设,加快计量、标准创新发展,发挥计量、标准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支撑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二)工作原则。—4—系统谋划,统筹推进。围绕碳达峰碳中和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立即阅读

关于将碳排放控制要求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工作通知

关于将碳排放控制要求纳入排污许可管理的工作通知

立即阅读

公园水体验馆建设项目__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报告

第一章前言第二章概述2.1调查的目的和原则2.1.1调查目的2.1.2调查原则2.2调查范围2.3调查依据2.3.1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2.3.2地方有关法规、规章及规范性文件2.3.3相关技术规范、标准及导则2.3.4与项目有关的技术文件和资料2.4调查方法及技术路线第三章地块概况3.1区域环境概况3.1.1地理交通位置3.1.2地形地貌3.1.3气象、水文3.1.4区域地质条件3.1.6区域水文地质条件3.1.7场地工程地质特征3.1.8区域社会环境概况3.2地块周边情况3.2.1敏感目标3.2.2地块周边企业分布情况调查地块临泽县流沙河体育公园水体验馆周边主要为居民小区、村庄、学校,没有企业分布;3.3地块的现状和历史3.3.1地块使用历史3.3.2地块使用现状3.4.1相邻地块使用历史3.4.2相邻地块使用现状第四章资料分析4.1资料收集4.2资料分析第五章现场踏勘和人员访谈5.1现场踏勘5.1.1现场及其周边情况5.1.2现场土样快速检测情况5.1.3现场踏勘情况分析5.2人员访谈5.3调查资料相关性分析5.3.1资料收集、现场踏勘、人员访谈的一致性分析5.4与污染物迁移相关的环境因素分析第六章结果和分析6.1调查结果6.2结果分析6.3不确定性分析第七章结论和建议7.1结论7.2建议附件2:人员访谈表临泽县流沙河体育公园水体验馆建

立即阅读

深入理解碳中和的基本逻辑和技术需求

深入理解碳中和的基本逻辑和技术需求01碳中和的概念碳中和应从碳排放(碳源)和碳固定(碳汇)这两个侧面来理解。碳排放既可以由人为过程产生,又可以由自然过程产生。人为过程主要来自两大块,一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形成二氧化碳(CO2)向大气圈释放,二是土地利用变化(最典型者是森林砍伐后土壤中的碳被氧化成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自然界也有多种过程可向大气中释放二氧化碳,比如火山喷发、煤炭的地下自燃等。但应该指出:近一个多世纪以来,自然界的碳排放比之于人为碳排放,对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变化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碳固定也有自然固定和人为固定两大类,并且以自然固定为主。最主要的自然固碳过程来自陆地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的诸多类型中,又以森林生态系统占大头。所谓的人为固定二氧化碳,一种方式是把二氧化碳收集起来后,通过生物或化学过程,把它转化成其他化学品,另一种方式则是把二氧化碳封存到地下深处和海洋深处。过去几十年中,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大致有54%被自然过程所吸收固定,剩下的46%则留存于大气中。在自然吸收的54%中,23%由海洋完成,31%由陆地生态系统完成。比如最近几年,全球每年的碳排放量大约为400亿吨二氧化碳,其中的86%来自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