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易资讯> 行业动态

中国能源的绿色低碳转型

【字体:
发布日期:2017-12-06 来源:人民政协报 浏览次数:286
核心提示: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坚定不移地深化能源领域改革,为能源转型提供良好制度支撑;统筹考虑煤炭去产能和高效清洁利用,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推进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化能源体系转型。

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能源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生产国,近年来,我国在煤炭、煤电等传统能源领域的去产能,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发展,以及化石能源清洁化利用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国已经成为全球能源转型的引领者之一。展望未来,我们应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继续深化能源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推进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转型。

向绿色、低碳转型是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大趋势。

根据全球能源转型委员会的研究,未来一个时期,全球能源转型主要会从以下五个方面同步推进。一是清洁电气化。这既包括加快非化石能源等清洁电源的发展,也包括提高生产生活中的电气化水平。二是加速脱碳化。主要是加快工业及交通领域非电能源应用的脱碳化处理。推进利用生物质能、氢能对传统化石燃料进行替代,积极开展碳捕获、利用与封存的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三是能源高效化。继续全面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包括推进节能技术改造、产业结构优化、循环经济利用模式推广等方面。四是智慧能源化。主要依托能源互联网、智慧能源等新技术,形成分布式与集中式相容的新型电力和能源供应与消费体系。五是全球一体化。探索建立全球性的碳排放总量控制与市场化交易机制。为实现能源向绿色、低碳转型,到2030年,全球需要在能源新技术上投资6万亿美元,在基础设施的完善上投资9万亿美元。这既是巨大的机遇,也充满着各种挑战。为此,需要世界各国政府和企业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以创造美好的未来。

我国能源转型取得积极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能源领域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总体上看,伴随经济增速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和增长动力转换,能耗增长的根本动力不同了,能源需求的品质诉求提高了,能源发展的基础环境改变了。为此,我国现有的能源体系必须实现一次全面、深度和长期的转型,这一转型与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密切相关:一是适应钢铁、建材、有色、化工等传统高耗能行业增长放缓、能耗进入峰值平台期的大趋势,要将增量市场着重放在居民生活、服务业和战略新兴产业;二是增强电、热、冷、气等高品质清洁能源服务的供给能力;三是适应未来季节峰谷差扩大、日度负荷曲线波动扩大和用能区域布局分散化的大趋势,增强能源供应系统的灵活性;四是全面拥抱大数据和“互联网+”等信息化技术,实现能源供需系统的整合与协调,提升能源系统的综合效率。

在2016年,我国能源转型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全国全年能源消费总量43.6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1.4%,以较低的能源消费增速保障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单位GDP能耗同比下降5%;能源消费结构进一步优化,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3.3%,同比提高1.3个百分点。超额完成了2.5亿吨的煤炭去产能任务。电力装机达到16.5亿千瓦,结构更加清洁化,超过2亿千瓦的煤电机组实施了节能改造,超过1亿千瓦的煤电机组实施了超低排放改造,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比重达到36.1%,其中,水电、风电、光伏、核电装机分别达到3.32亿、1.49亿、7742万和3364万千瓦。出台了《加快推进天然气利用的意见》,促进天然气产业上中下游快速协调发展。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能源转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绝不是一朝一夕之功。从未来看,实现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目标仍须解决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

一是煤炭产能总体过剩的问题并未从根本上解决,去产能仍将是未来一段时期煤炭行业发展的主线。二是电力需求增速放缓与新能源发电装机较快增长的矛盾凸显,弃风弃光弃水问题需要有新的政策和机制设计。三是天然气作为清洁能源的发展仍受到“太贵”的影响,与2020年实现天然气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0%的目标还有一定的差距,压力较大。

为此,我们必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关于推动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四个革命、一个合作”的要求,全面深化能源转型。

着力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一是坚定不移地深化能源领域改革,为能源转型提供良好制度支撑;二是将煤炭去产能和高效清洁利用统筹考虑,提高煤炭资源利用效率;三是多措并举加快天然气市场化,力争“十三五”末占比达到10%的既定目标;四是将化石能源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能源体系优化统筹考虑,提高能源系统的灵活性和综合效率;五是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加强国际能源合作。

在确立能源转型国家战略基础上,配套以推动能源转型的系统法律和政策框架,由国家来主导和推动转型,方有可能避免能源转型进展和节奏由传统化石能源巨头主导的局面出现。加快能源转型、实现绿色发展的中国,坚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动能源转型,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

手机微信扫一扫查看易企询手机站:每日信息推送、随时随地查看不是事!

手机微信扫一扫查看易企询手机站,每日定时推送资讯信息、文库信息、招标等海量信息,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还等什么,赶紧关注我吧!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引用:

评论:

吉林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十四五”规划

在全面深入了解国家及吉林省有关低碳发展、绿色转型、生态文明、污染防治的政策基础上,制定《吉林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十四五”规划》。 规划明确了 2021 年至 2025 年全省煤炭消费总量控制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控制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是指导、监督全省“十四五”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的基础性和指导性文件,是引导和约束全省煤炭消费的行动指南。

立即阅读

煤炭采选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审批原则

—8—附件2煤炭采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原则(试行)第一条本原则适用于煤炭采选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审批。第二条项目符合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符合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相关要求,新建煤矿应同步建设配套的煤炭洗选设施。特殊和稀缺煤开发利用应符合《特殊和稀缺煤类开发利用管理暂行规定》要求。第三条项目符合所在煤炭矿区总体规划、规划环评及其审查意见的相关要求,符合项目所在区域生态保护红线要求。井(矿)田开采范围、各类占地范围不得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法律法规明令禁止采矿和占用的区域。第四条新建、改扩建项目应满足《清洁生产标准煤炭采选业》(HJ446)要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满足国家和地方相关要求。第五条对井工开采项目的沉陷区及临时排矸场、露天开采项目的采掘场及排土场,应明确生态恢复目标,提出施工期、运行期、闭矿期合理可行的生态保护与恢复措施。对受煤炭开采影响的居民住宅、地面重要基础设施等环境保护目标,应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9—第六条煤炭开采可能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重要环境敏感目标造成不利影响的,应提出禁止开采、限制开采、充填开采

立即阅读

“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

第一章发展环境与形势一、全球能源体系深刻变革二、我国步入构建现代能源体系的新阶段第二章指导方针和主要目标三、指导思想四、基本原则五、发展目标第三章增强能源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六、强化战略安全保障七、提升运行安全水平八、加强应急安全管控第四章加快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九、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十、推动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十一、减少能源产业碳足迹十二、更大力度强化节能降碳第五章优化能源发展布局十三、合理配置能源资源十四、统筹提升区域能源发展水平十五、积极推动乡村能源变革第六章提升能源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十六、增强能源科技创新能力氢能。高效可再生能源氢气制备、储运、应用和燃料电池等关键技术攻关及多元化示范应用。氢能在可再生能源消十七、加快能源产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十八、完善能源科技和产业创新体系第七章增强能源治理效能十九、激发能源市场主体活力二十、建设现代能源市场二十一、加强能源治理制度建设第八章构建开放共赢能源国际合作新格局二十二、拓展多元合作新局面二十三、深度参与全球能源转型变革二十四、积极参与全球能源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第九章加强规划实施与管理二十五、加强组织领导二十六、落实责任分工二十七、加强监测评估

立即阅读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煤炭采选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环境保护标准HJ672-201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煤炭采选TechnicalGuidelinesfor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CoalminingandProcessingProjectsforCheckandAcceptComplectedProject(发布稿)本电子版为发布稿。请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正式标准文本为准。2013-11-22发布2014-01-01实施环境保护部发布II目次前言........................................................................................................................................III1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与定义..................................................................................................................................14总则..................................................................................................................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