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易资讯> 行业百科

解析垃圾焚烧发电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措施

【字体:
发布日期:2017-11-19 浏览次数:422
核心提示:垃圾焚烧发电技术近几年发展较快,但在环保方面还存在一些争论。介绍了垃圾焚烧发电的基本原理、基本流程,分析了我国当前垃圾焚烧发电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应对措施,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以后的实际工作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详细内容,请阅读全文。

近几年来,我国的工业水平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大大提高,生活垃圾的产量在急剧增加,其种类也在向复杂方向发展,垃圾的处理难度加大,已经成了社会公害。在这样的条件下,垃圾焚烧发电技术开始得到了应用,如何利用好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安装工程为居民服务仍然是一项较大的难题。今后的工作重点在于,结合地区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措施。

这样才能帮助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安装工程逐渐的发展,并且广泛的被社会所接受,同时形成良性循环,更好的为城市供电。本文就垃圾焚烧发电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进行一定的讨论。

1生活垃圾的危害

1.1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生活垃圾不加以合宜处理,任意露天堆放,不但占用一定的土地,还容易污染土壤环境。残留毒害物质,不仅在土壤里难以挥发降解,而且能杀死土壤中的微生物,破坏土壤的腐解能力,改变土壤的性质和结构,阻碍植物根系的生长和发育。“白色”垃圾在土壤中长期存留而不易降解,严重妨害了周围的环境。

1.2对水体环境的影响

生活垃圾可随地表径流进入河流湖泊,或者随风迁徙落入水体,从而将有毒有害物质带入水体,杀死水中生物,污染人类饮用水源,危害人体健康;城市生活垃圾如果没有规范的处理设施,一旦降雨,由于城市的硬质路面,生活垃圾很容易造成城市面源污染,对城市水环境危害很大。

另外,由于降水浸泡或垃圾自身降解,产生的渗沥液危害更大,它可进入土壤污染地下水,或者直接进入河流、湖泊和海洋,造成水资源的水质污染。

1.3对大气环境的影响

堆放的生活垃圾中细小颗粒、粉尘等,可随风飞扬,进入大气并扩散到很远的地方;一些有机固体废弃物,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下,还可发生生物降解,释放出沼气,在一定程度上消耗其上层空间中的氧,使植物衰败;毒害废物还可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有毒气体,扩散到大气中,危害人体健康。

2中国垃圾焚烧发电存在的问题

垃圾焚烧发电在垃圾减量化(减重约80%,减容约80%~90%)和热能利用方面有较大优势,但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2.1焚烧设备投资成本较高,目前垃圾发电厂的建设成本约为每t垃圾40~70万元人民币。

2.2由于垃圾热值受季节变化影响较大,使得垃圾焚烧运行不很稳定,因此,需要引进新的管理经验,研究开发新技术,以提高垃圾热值,稳定运行。我国垃圾管理和处理水平较低,全民环境保护意识不高,目前仍用混合收集清运的方法收集垃圾,垃圾成分复杂,垃圾中搀杂了大量不可燃成分,造成垃圾热值偏低。

2.3目前垃圾发电的产业政策还不十分完善,垃圾处理费用的收取仍然不能完全到位,因此,垃圾发电厂的运作还依赖于较高的电价和财政补贴

3应对措施

3.1降低建设成本

垃圾发电厂的建设成本高,主要是焚烧设备采用昂贵的进口设备。为了降低建设成本,可采用焚烧设备国产化或主要设备进口、其他设备国产化的办法。这方面中国已有先例,例如珠海市某垃圾发电厂就是采用主要设备炉排从美国进口,其他设备国产化的方法,将投资成本降至每吨垃圾34万元人民币。

该厂自2000年投产后一直运行良好,这说明,采用焚烧设备国产化的方法是降低成本的一条可行之路。但国产焚烧设备和进口设备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也对中国焚烧设备生产厂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2提高垃圾的热值

垃圾焚烧运行不稳定,主要是由于中国垃圾热值低,而垃圾混合收集清运是导致垃圾热值偏低的主要原因,要提高垃圾的热值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2.1混合收集清运是由中国国情所决定的,主要由管理水平及全民环境保护意识的强弱所决定,虽然近年来大力提倡垃圾分类收集,但收效甚微。从长远来看,分类收集是提高垃圾热值的最好办法,也是提高废物利用效率的最好办法,建议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倡导公民将垃圾分类放置。同时严格源头管理,出台一些针对减量化的产业政策并贯彻实施,如:限制过度包装,减少并限制一次性用品的使用,等等,将垃圾“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的目标推进到更高的阶段。

3.2.2垃圾含水量高是导致垃圾热值偏低的根本原因。因此,降低垃圾中的含水率是提高垃圾热值的关键。干燥稳定技术是降低垃圾含水率、提高热值的有效办法,即将混合垃圾进行为期5~7d的生物堆肥处理,在堆放的过程中,多余的水分由于重力的作用滤走,另外由于微生物的活动,垃圾的温度可高达70℃。

利用这一温度,再加入过量的空气,便可对垃圾进行脱水。经过5-7d堆放后的垃圾含水率可由原来的60%~70%降至10%~15%,大大提高了垃圾的热值。目前大部分地区如深圳、珠海、上海、广州等地的垃圾发电厂都采用该项技术。

3.2.3近年来,国外开始采用机械生物处理技术来提高垃圾热值,该技术可将混合垃圾中的非易燃物如有色金属、铁、玻璃等分拣出。由于该技术费用较低,而且在环境保护方面有一定优势,因此人们容易接受,但目前中国使用该项技术的垃圾发电厂还不多。

4总结

综上所述,垃圾焚烧发电将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随着垃圾回收、处理、运输、综合利用等各环节技术不断发展,工艺日益科学先进,垃圾发电方式很有可能会成为最经济的发电技术之一。随着资金投入的逐步加大,技术和政策的逐步完善,一批现代化的垃圾发电厂将建成投产,垃圾焚烧发电产业将迅速发展壮大,并将为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做出更大的贡献。

手机微信扫一扫查看易企询手机站:每日信息推送、随时随地查看不是事!

手机微信扫一扫查看易企询手机站,每日定时推送资讯信息、文库信息、招标等海量信息,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还等什么,赶紧关注我吧!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引用:

评论:

关于加强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2〕17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进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是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加强县级地区(含县级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城乡统筹的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体系,加快补齐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短板,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环境治理能力。(二)工作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快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建设。综合考虑地域特点、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针对其他垃圾类别,按照“宜烧则烧,宜埋则埋”原则,选择技术适用、经济可行、环保达标的处理方式,有序推进设施建设。坚持系统谋划、聚焦短板。

立即阅读

关于加强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加强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的指导意见发改环资〔2022〕174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有关部门:推进城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是强化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环节和基础性工作。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加强县级地区(含县级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建设,加快补齐短板弱项,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健全城乡统筹的生活垃圾分类和处理体系,加快补齐县级地区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设施短板,提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推进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和环境治理能力。(二)工作原则。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深入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加快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系统建设。综合考虑地域特点、人口、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针对其他垃圾类别,按照“宜烧则烧,宜埋则埋”原则,选择技术适用、经济可行、环保达标的处理方式,有序推进设施建设。坚持系统谋划、聚焦短板。

立即阅读

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程项目规范GB 55012-2021

为在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程建设、 运行维护过程中,实 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防止二次污染,保障人身和公共安全、保护环境,制定本规范。生活垃圾处理处置工程项目必须扶行本规范。

立即阅读

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控制标准

ICS13.020.40CCSZ00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5325—2021生活垃圾焚烧大气污染控制标准2021-01-06发布2022-05-01实施河北省生态环境厅河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13/5325—2021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24选址要求...........................................................................25入炉废物要求.......................................................................36工艺要求...........................................................................37运行要求...........................................................................48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59污染物监测要求...................................................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