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易资讯> 政策法规>政府办公厅

山东省: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

【字体:
发布日期:2017-10-30 来源: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浏览次数:393
核心提示:为贯彻落实《山东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减少大气环境污染,改善空气环境质量,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加强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济南市

济政办字〔2017〕32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

为推进生态文明的建设,促进环境空气质量, 《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2014年4月29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的《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济政办字〔2014〕15号)同时停止执行。

济南市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7年5月17日

济南市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促进我市环境空气质量逐年改善,根据《山东省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暂行办法》(鲁政办字〔2017〕43号)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环境空气质量生态补偿资金(以下简称生态补偿资金)是指依据各县区(含济南高新区,下同)环境空气质量同比变化情况用于生态补偿的资金,实行市、县区分级筹集。

第三条 按照将生态环境质量逐年改善作为区域发展的约束性要求和“谁保护、谁受益;谁污染、谁付费”的原则,以县区细颗粒物(PM2.5)、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四项指标平均浓度季度同比变化情况为考核指标,建立考核奖惩和生态补偿机制。

PM2.5、PM10、SO2、NO2四项指标的权重分别为40%、40%、10%、10%。

第四条 考核数据采用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提供的各县区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数据。自动监测数据每月进行通报,并在市环保局官方网站发布。

第五条 市对各县区实行季度考核,每季度根据考核结果下达生态补偿资金额度。生态补偿包括污染物浓度改善补偿和颗粒物浓度持续改善补偿。

第六条 环境空气质量恶化县区向市缴纳生态补偿资金,用于补偿空气质量改善的县区。

第七条 污染物浓度改善补偿。市环保局、市财政局按如下公式对各县区考核并计算补偿资金:

考核得分=(上年同季度PM2.5平均浓度-本年考核季度PM2.5平均浓度)×40%+(上年同季度PM10平均浓度-本年考核季度PM10平均浓度)×40%+(上年同季度SO2平均浓度-本年考核季度SO2平均浓度)×10%+(上年同季度NO2平均浓度-本年考核季度NO2平均浓度)×10%

污染物浓度以微克/立方米计。生态补偿资金系数为10万元/(微克/立方米)。

某县区污染物浓度改善补偿资金额度=考核得分×生态补偿资金系数

第八条 颗粒物浓度持续改善补偿。PM2.5和PM10平均浓度每季度内三个月同比均分别下降的县区,给予100万元奖励;PM2.5和PM10其中一项指标季度平均浓度同比上升的县区,上缴100万元。

第九条 各县区获得的补偿资金统筹用于行政区域内改善大气环境质量的项目。

第十条 各县区应当制定资金使用方案,加强资金管理,提高使用绩效。资金使用方案报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审查。市财政局、市环保局对专项资金使用进行监督管理。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手机微信扫一扫查看易企询手机站:每日信息推送、随时随地查看不是事!

手机微信扫一扫查看易企询手机站,每日定时推送资讯信息、文库信息、招标等海量信息,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还等什么,赶紧关注我吧!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引用:

评论:

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的通知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国家能源局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运行〔2022〕125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统计局、能源局,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是完善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度的重要举措,对推动能源清洁低碳转型、保障高质量发展合理用能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有关要求,有序推进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准确界定新增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范围(一)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的可再生能源,现阶段主要包括风电、太阳能发电、水电、生物质发电、地热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二)以各地区202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为基数,“十四五”期间每年较上一年新增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在全国和地方能源消费总量考核时予以扣除。二、以绿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认定的基本凭证(一)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以下简称“绿证”)是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凭证。各省级行政区域可再生能源消费量以

立即阅读

4、关于进一步做好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关于进一步做好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环资〔2022〕8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统计局,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山西省能源局: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是完善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调控的重要举措,对保障高质量发展合理用能需求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有关要求,有序推进原料用能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科学开展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准确界定原料用能范畴(一)基本定义。原料用能指用作原材料的能源消费,即能源产品不作为燃料、动力使用,而作为生产非能源产品的原料、材料使用。(二)具体范畴。用于生产非能源用途的烯烃、芳烃、炔烃、醇类、合成氨等产品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及其制品等,属于原料用能范畴;若用作燃料、动力使用,不属于原料用能范畴。二、加快夯实原料用能数据统计核算基础(一)切实加强企业层面数据填报。地方统计部门要切实加强对相关企业填报原料用能消费量的督促指导,推动相关企业严格落实能源统计报表制度

立即阅读

DB13_T1542-201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

ICS27.010F01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1542—2012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规范2012-06-25发布2012-07-01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T1542—2012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13.1................................................................................13.2................................................................................13.3................................................................................13.4................................................................................13.5................................................................................14重点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审查要求......................................................24.1总则....

立即阅读

沥青混合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

ICS27.010CCSF10DB11北京市地方标准DB11/T1149—2022代替DB11/T1149—2015沥青混合料单位产品能源消耗限额Quotaofenergyconsumptionperunitofasphaltmixture2022-06-21发布2022-10-01实施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11/T1149—2022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技术要求..........................................................................15能源消耗统计范围及方法............................................................26计算方法..........................................................................27节能管理和技术措施................................................................3附录A(资料性)部分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4附录B(资料性)部分耗能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