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易资讯> 综合资讯

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 为世界级湾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广东样本

【字体:
发布日期:2020-05-28 来源:中国环境 浏览次数:396
核心提示:广东省是我国第一经济大省,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回答了相关提问:“广东将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基础,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一流生态环境为目标,依法、科学、精准地治水、治气、治土,实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相融相促。”

谈到我国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第一印象是:东部率先,广东争先。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广东从一个较为落后的边陲省份,一跃成为中国第一经济大省。陆地面积仅占全国1.85%的广东,贡献了占全国约1/10的经济总量,1/7的财政税收,1/4的进出口总额。

广东,总在书写奇迹。

然而,先行者也遭遇了资源、人口、环境污染的烦恼。如果说,改革开放以来,广东速度“闯出发展奇迹”;那么今天,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成为国家战略,广东将如何“再度争先”,从高速发展转向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呢?

正值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鲁修禄回答了上述提问:“广东将以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为基础,以建设粤港澳大湾区一流生态环境为目标,依法、科学、精准地治水、治气、治土,实现高水平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相融相促。”

微信图片_20200528093338

绿色理念的先手

在广东,许多人为今天的“茅洲河”竖起大拇指。

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与深圳经济蒸蒸日上所不匹配的,是茅洲河水质的江河日下。“沿岸居民多年都不敢开窗,走路要捂着鼻子。”住在附近的居民王燕菊无比感慨。

一条水脉就是一条产业带。沿江密密麻麻不合理产业布局带来的污染,深深刺痛了深圳人。一场碧水攻坚战由此打响,茅洲河当仁不让成为主战场。2015年12月,深圳、东莞两市主要领导挂帅,全面启动茅洲河全流域水污染系统治理。

2018年9月,茅洲河开展水环境综合整治“百日大会战”。数据统计,当时深圳市投入水污染治理项目设备超过13000万台,施工人员超过6万人,相当于一个集团军。

广东省委书记李希担任第一总河长后,亲自牵头督办茅洲河整治。深圳市与东莞市携手中国电建,实施全流域治理攻坚,实行“大兵团作战,系统治理”,探索出“厂—网—河”一体化管理体系。

治水是契机,背后的逻辑在于推动沿河产业转型升级,既让人民群众享受治水成果,同时协同发展经济绿色转型。

因地制宜,深圳市提出了“水、产、城共治,生态、生产、生活共融”的理念。随着一批沿河“散乱污危”产业清退,释放出大量土地的深圳宝安,为重大产业项目、重要基础设施腾出新空间,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进一步加快。

根据《广东万里碧道建设深圳行动方案》,宝安区6.1公里试点段被列入第一批省级碧道试点。在可以预见的明天,以茅洲河为中轴而建的滨水景观带和水上景观,由西向东精心打造包含科创水岸、碧道客厅、魅力产城、活力走廊、科技智谷的“一轴两带五区”。深圳的未来焕发新活力。

“广东推进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抓好生态文明。”鲁修禄指出,“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科学规划,优化布局,下好生态环境保护‘先手棋’,茅洲河治理是一个典型。”而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已在粤港澳大湾区处处生根。

以生态环境保护为引领,需要有“跳出环保看宏观”的大局思维。

一年来,广东环保工作的每一步,都围绕着“全力推进重大发展区域战略实施”的大局。

——组织“三线一单”编制工作,强化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建设,确保省、市重大工程项目和新兴产业项目顺利落地建设。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加快编制实施,推进粤港澳大气污染防治先行示范区、“无废”试验区、蓝色海湾、低碳发展示范区建设。

——建立特事特办工作机制。推进深圳市国家“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和广州市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推动珠三角城市群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

不谋全局难谋一域。广东引领粤港澳生态文明建设的顶层设计更加清晰。

治污攻坚的样板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时说,“广东有条件有能力把生态文明建设搞得更好。”这样的话在今天依然掷地有声。

“广东省不仅可以在改革开放、创新发展等方面走在全国前列,也可以在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为全国做出示范,打造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广东样板。” 在鲁修禄看来,珠三角蓝天保卫战的成功实践和茅洲河、练江治理的渐入佳境,为经济发展先行区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价值的宝贵经验。

针对臭氧攻坚,广东又一次走在全国前列。

“粤港澳大湾区面临臭氧和PM2.5二次污染防控的巨大挑战和引领中国空气质量改善的历史使命。同时,粤港澳大湾区具备支持二次污染防控的雄厚基础,有能力先行先试探索出臭氧和PM2.5协同控制的中国模式。”北京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张远航表示。

使命在肩。2020年初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广东提出了以完成约束性指标为首要目标,以臭氧污染防控为重点,“突出减排、狠抓重点、精准降超、应急削峰、省市联动、区域联治、专班指导、探索示范”的32字治气新思路。

生态环境厅邀请科研单位成立省大气污染防治“硬任务”攻关攻坚中心,综合协调、总体专家、城市工作和监察执法4个功能组设立。同时,若干个城市工作组被派驻进入重点城市定向帮扶。加强与省气象局会商,加强中长期预报(7天),健全“旬、月、季度”3个周期性预警分析机制。

2020年5月21日,一场针对臭氧攻坚的“百日服务行动”正式开启。

行动对标遏制夏秋季臭氧污染,8月底前,“我们将完成对5650家VOCs重点监管企业销号式整治,对71家载有气态、液态VOCs物料的设备与管线组建密封点大于2000家的企业新一轮次泄漏检测与修复工作,对21个涉VOCs工业园区、企业集群排查综合整治,对遥感监测超标率10%以上的营运柴油车用车大户进行约谈和入户检查等。”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大气处处长李智广告诉记者。

“现在,我们的工作是以日计。”每天晚上临睡前,鲁修禄必看微信工作群里的各种数据。

当“广东蓝”成为一道靓丽风景时,广东的水也越来越清。

曾深深困扰广东的两条污染河流——流经深圳、东莞的茅洲河与流经揭阳、汕头的练江,现在整治成效喜人。

数据表明:今年1-4月,两条河水质已阶段性消除劣Ⅴ类,实现水环境从普遍性黑臭到全面消除黑臭。茅洲河更是从去年的劣Ⅴ类到今年1-4月提升到Ⅳ类的标准。

生态环境部近日发布2020年1-4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前30位城市中,广东三市河源、云浮、肇庆,榜上有名。

“水污染防治工作特别是重污染流域治理取得的阶段成效,证明了我们之前的攻坚思路是对的,措施是有效的。”鲁修禄强调说,“我们必须继续坚持‘挂图作战、系统治水’的治水思路和策略。”

天蓝水清的捷报频频传来,广东治污攻坚的决心更加坚定。从不可能到可能,从底气不足到信心十足。在迎难而上、攻坚克难的生动实践中,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南粤大地上落地生根,结出累累硕果。

更为可贵的拐点

用治污攻坚战引领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广东的成绩单出现了数字拐点。

2019年,广东省GDP首次突破10万亿元,连续31年稳居全国首位。全省PM2.5年均浓度为27微克/立方米,创2013年空气质量新标准实施以来历史新低;21个地级以上市PM2.5首次实现全部达标。“一高一低”,这是广东绿色发展奏出的最强音。

地表水国考优良断面同比增加3个,劣Ⅴ类断面同比减少4个。“一升一降”,这是广东治污攻坚的缩影和成果。

经济涨上去,污染降下来,拐点背后,是广东在生态环境领域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注解。

鲁修禄认为,广东构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要紧紧围绕一个法宝: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

“精准治污就是指不能大而化之地治理污染,而要抓住污染的痛点,精准出击。”鲁修禄指出,在推动大湾区经济绿色发展中,仅广东就拥有近70万家排污单位,怎么管?

广东的思路很明确:优化区域规划环评机制,以“三线一单”为基础,构建以排污许制可为核心的全链条环评管理改革,并通过执法检查、大数据等强化事中事后监管,构建覆盖全企业的环境治理体系。

“在中央环保督察以后,地方政府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的力度很大,环境公共基础设施投入也日益增强。如何激发企业自觉,践行主动履行环保义务,是我们当前正在探索的路径。”鲁修禄表示,尤其是疫情以来,如何稳增长的同时帮助企业绿色发展,是广东省厅当前的着力点。

“做依法治污的践行者,做绿色发展的推动者,做生态文明的宣传者。”近日,广东省生态环境联合省发改委、工信厅等8个省直部门单位,向全省工商界人士发出“携手治污攻坚 共建美丽广东”倡议,全省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的工商界成员带头响应,争当绿色发展模范,自觉为污染防治攻坚做贡献。同时,省生态环境厅向各有关单位各协会协会开展“治污攻坚典型案例和优秀事例”征集宣传活动。

“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是推动高质量的必然要求,也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我们要动员汇聚社会各界力量,特别是广大企业和公众的力量,加快转变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实施源头治污,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鲁修禄强调, “两只手抓环保,一只手严格执法,另一只手正向激励。当70万家排污单位主动履行环保责任,精准治污就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多年前,改革开放的巨浪冲刷出一个高楼林立的现代化都市群。而今,敢为人先、勇于开拓的广东,为我们构建了一个更具想象力的新蓝图:一个连接世界的窗口、一个区域发展的先行区、一个更加和谐美丽的绿色样板,正站在发展的浪尖,昂首挺立。

手机微信扫一扫查看易企询手机站:每日信息推送、随时随地查看不是事!

手机微信扫一扫查看易企询手机站,每日定时推送资讯信息、文库信息、招标等海量信息,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还等什么,赶紧关注我吧!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引用:

评论:

  • 河北天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主营项目:热轧带钢、热轧H型钢、热轧钢板、桩高速线材、矿渣微粉

    河北唐山市
  • 江苏湛流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主营项目:许可项目:施工专业作业;各类工程建设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审批结果为准) 一般项目:环境保护专用设备制造;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制造;耐火材料销售;金属制品销售;管道运输设备销售;仪器仪表销售;电子专用设备销售;电力电子元器件销售;技术服务、技术开发、技术咨询、技术交流、技术转让、技术推广;普通机械设备安装服务;电线、电缆经营;生态环境材料销售;家政服务;环境保护专用设备销售;环境监测专用仪器仪表销售;环保咨询服务;室内空气污染治理;专用化学产品

    江苏
  • 河北兴华钢铁有限公司

    主营项目:炼铁、炼钢、轧钢、烧结、球团、发电、制氧、工贸

    河北邯郸市

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1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快重点领域产品设备更新改造,推动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制定本行动方案。一、重要意义锅炉是重要的能源转换设备,广泛应用于电力、供热、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等行业。目前,我国各类锅炉年消耗能源约20亿吨标准煤,碳排放量约占全国碳排放总量40%,是我国能耗量最大、碳排放量最多的耗能设备。近年来,我国大力实施煤电结构优化和转型升级,积极推进燃煤工业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锅炉生产制造技术和节能环保运行水平显著提高。但总的看,部分工业和电站锅炉系统能效、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控制水平仍有提升空间,节能降碳减污改造潜力较大。加快推动锅炉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对积极稳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具有重要意义。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坚持系统观念,强化分类指导,加强锅炉生产制造、建设运行、回收利用等全链条管理,大力推进锅炉节能降碳减污改造,推动锅炉设备“能源品种多元化、2燃煤锅炉大型化、燃

立即阅读

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关于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发改能源〔2023〕136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生态环境厅(局),北京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国家能源局有关派出机构,有关中央企业: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关于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国发〔2021〕23号)、《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关于印发〈“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的通知》(发改能源〔2022〕210号)等文件要求,扎实推进我国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提出以下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落实“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能源资源节约,促进炼油行业绿色创新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二)基本原则——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

立即阅读

关于推动铸造和锻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

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省生态环境厅关于转发《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关于推动铸造和锻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冀工信装〔2023〕62号各市(含定州、辛集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展改革委(局)、生态环境局,雄安新区改革发展局、生态环境局:铸造和锻压是装备制造业不可或缺的工艺环节,是众多主机产品和高端装备创新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基础保障,关乎装备制造业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为更好推动铸造和锻压行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对装备制造业的支撑和保障作用,2023年4月1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铸造和锻压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工信部联通装〔2023〕40号),其中明确提出原《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展改革委办公厅生态环境部办公厅关于重点区域严禁新增铸造产能的通知》(工信厅联装〔2019〕44号)同步废止。现将工信部联通装〔2023〕40号文件转发你们,河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河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北省生态环境厅联合印发的《关于严格铸造产能管理的通知》(冀工信装〔2020〕306号)同步废止,我省不再办理铸造产能置换等事宜。请认真领会文件精神,坚决贯彻

立即阅读

建设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

关于优化建设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持续改善本市生态环境质量,严控重点领域建设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以下简称“新增总量”),合理高效配置环境资源,支持保障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排污许可管理条例》《上海市环境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坚持分类施策,强化责任落实,现就有关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基本原则(一)新增总量与环境质量挂钩。以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为目标,优化建设项目新增总量的管理要求。根据生态环境质量情况确定建设项目新增总量的削减替代比例。对生态环境质量不达标地区,实施更为严格的总量控制措施。(二)政府统筹与市场调节兼顾。建立本市主要污染物总量指标储备库,为建设项目新增总量提供削减替代来源。新增总量应优先在项目所在企业、行业内部或地区平衡,鼓励排污单位通过市场化的排污权交易方式依法取得新增总量指标。与国家和本市重大发展战略直接相关的重大项目,应实施最优可达技术并采取最先进的污染防治措施,在严格审批的前提下,新增总量可在全市范围内平衡。(三)总量指标与污染减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