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关于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的说明

198
0
2023-02-17
简介
1附件3关于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的说明一、编写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的主要目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升我国投资项目前期论证的水平和质量,促进投资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政府投资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等规定,我们在广泛总结经验、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通用大纲》和《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参考大纲》(以下统称《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供有关方面借鉴和参考。《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的内容和深度,提出了基本要求,项目单位、工程咨询机构等主体在编写具体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可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对编制大纲所要求的内容予以适当调整。比如,若论证的项目不涉及编制大纲中的有关内容,可以在说明情况后不再予以详细论证。同时,为更好适应不同行业领域的特点和具体要求,相关管理部门或机构可参照本编制大纲,在充分反映行业特

文档内容部分截取

1附件3关于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的说明一、编写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的主要目的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增强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为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提升我国投资项目前期论证的水平和质量,促进投资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意见》《政府投资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等规定,我们在广泛总结经验、开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了《政府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通用大纲》和《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参考大纲》(以下统称《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供有关方面借鉴和参考。《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对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写的内容和深度,提出了基本要求,项目单位、工程咨询机构等主体在编写具体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时,可结合项目的实际情况,对编制大纲所要求的内容予以适当调整。比如,若论证的项目不涉及编制大纲中的有关内容,可以在说明情况后不再予以详细论证。同时,为更好适应不同行业领域的特点和具体要求,相关管理部门或机构可参照本编制大纲,在充分反映行业特殊性、根据实2际需要对本编制大纲内容进行合理调整的基础上,制定适用具体行业领域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二、编写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原则(一)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体现新时代对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立足我国投资管理实践需要,更加注重发挥宏观战略、产业政策和发展规划的引领作用。同时,研究借鉴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相关要求,汲取有关环境社会影响评价(ESIA)分析框架,以及环境-社会-治理(ESG)责任投资理念,强调新理念新方法的应用,将绿色发展、自主创新、共同富裕、安全风险等理念以及投资建设数字化等要求融入可行性研究,建立适应高质量发展要求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结构框架。(二)坚持以“三大目标、七个维度”为核心内容。围绕项目建设必要性、方案可行性及风险可控性三大目标开展系统、专业、深入论证。开展项目论证时,需要重点把握“七个维度”,其中,项目建设必要性应从需求可靠性维度研究得出结论,项目方案可行性应从要素保障性、工程可行性、运营有效性、财务合理性和影响持续性等五个维度进行研究论证,项目风险可控性应通过各类风险管控方案维度研究得出结论。(三)坚持政府和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分类管理。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根据现行区分政府投资项目和企业投资项目进行管理的要求,可行3性研究需要分类明确政府和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的重点,系统反映其特殊要求。其中,政府投资项目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财政可负担性,合理确定建设标准、建设内容、投资规模等,规避可能产生的地方政府隐性债务;企业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应聚焦企业自主投资决策所关注的投资收益、市场风险规避等内容,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三、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主要内容和编制要求(一)项目概况的编写说明。拟建项目和项目单位基本情况是投资决策机构掌握项目全貌、决定是否批准建设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对拟建项目和项目单位基本情况的介绍,在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写中具有重要地位。“项目概况”是对拟建项目的建设地点、建设内容、建设规模、主要产出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内容的阐述,为项目决策机构对拟建项目的相关事项开展分析评价奠定基础。“项目单位概况”是对既有项目法人或新设项目法人的基本信息的阐述,为项目决策机构分析判断项目单位是否具备承担拟建项目的能力、是否聚焦主责主业等提供依据;此外,就政府投资项目中的资本金注入项目,还需简述项目公司基本信息、投资人(或者股东)构成及政府出资人代表等情况。“编制依据”主要说明拟建项目取得相关前置性审批要件和专题研究成果等情况,为相关观点和数据提供来源和支撑。(二)项目建设必要性和产出方案的编写说明。“项目建设背景”主要简述项目提出背景、前期工作进展等情4况,便于项目决策机构掌握项目来源、工作基础和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等。“项目建设必要性”主要从宏观、中观和微观层面展开分析,研究项目建设的理由和依据。“规划政策符合性分析”应体现宏观战略和规划,从生态环境保护、共同富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国家安全、基本公共服务保障等政策层面,研究提出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评价项目投资与战略目标、政策要求的一致性。对于主要满足社会公共需求的公益性项目,应进行社会需求研究,通过对项目的产出品、投入品或服务的社会容量、供应结构和数量等进行分析,为确定项目的目标受益群体、建设规模和服务方案提供依据。对于以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的经营性项目,应在战略规划、区域及行业发展、企业战略需求等研究的基础上,从项目产品的市场需求角度研究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需求分析”应立足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特别是重大投资项目需求方案,更要强调宏观战略视野,研究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畅通循环,论证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产出方案”主要从宏观战略、发展规划、社会需求、市场预测和企业战略等角度进行论证分析,从而确定项目战略、目标和功能定位等事项,进而提出拟建项目的主要内容及其规模。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政府投资项目,产出方案还要研究提出项目的实施模式,明确项目是由政府自建自营还是由第三方投资建设或管理,是否采5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等模式,并说明其主要理由。(三)项目选址与要素保障的编写说明。“项目选址”是根据发展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空间规划等要求,结合拟建项目功能和建设条件,研究选择项目建设场址地点。选址方案研究应鼓励公众参与,充分考虑不同影响和风险因素的早期筛查判断和初步分析成果,并结合利益相关方的诉求或建议反馈,完善和优化选址方案。“要素保障”是项目建设的必要条件,包括建设条件、用地或用海条件、规划条件、技术条件,以及当地的水资源、能耗、碳排放强度和污染减排指标控制要求及保障能力等。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应鼓励市场化配置资源、环境、用海、碳排放等要素;根据“要素跟着项目走”原则,应优先保障重大项目的关键资源要素。对于新占用土地的投资项目,应当明确拟建项目场址的土地权属类别、占地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占用耕地情况、取得土地方式等内容。对于涉及征地补偿安置的项目,应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明确征地补偿安置的原则、范围、方式和相关实物量指标等,提出移民生产生活安置和搬迁规划。(四)项目建设方案的编写说明。“建设方案研究”主要从工程技术方案及工程实体建设的角度研究工程可行性。一方面,对项目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的合理性、先进性、适用性、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进行多方案比选,研究工程技术方案的可行性;另一方面,对项目组织实施、
展开
收起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引用:

评论:

刘风真工作室

上传于:2023-02-17

文档数:340篇

相关文档

相关资讯

相关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