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

2474
0
2022-12-14
简介
一、现状和形势(一)发展现状。(二)形势要求。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主要目标。三、主要任务(一)深度开发利用政务大数据。1.深化基础信息库共享应用。2.建设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二)发展壮大融合创新大平台。1.加快网络融合,升级完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体系。2.加快技术融合,构建智能化政务云平台体系。3.加快数据融合,健全国家数据共享与开放体系。4.加快服务融合,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体系。(三)统筹建设协同治理大系统。1.提升执政能力信息化水平。2.强化依法治国信息化基础。3.优化经济治理信息化协同。4.完善市场监管信息化支撑。5.加强公共安全信息化保障。6.健全环境保护信息化能力。四、保障措施(一)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二)强化工程效能管理。(三)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四)健全标准规范体系。(五)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2021年12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作为“十四五”期间统筹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作,指导各地方有序开展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依据。一、现状和形势(一)发展现状。“十三五

文档内容部分截取

一、现状和形势(一)发展现状。(二)形势要求。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二)基本原则。(三)主要目标。三、主要任务(一)深度开发利用政务大数据。1.深化基础信息库共享应用。2.建设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二)发展壮大融合创新大平台。1.加快网络融合,升级完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体系。2.加快技术融合,构建智能化政务云平台体系。3.加快数据融合,健全国家数据共享与开放体系。4.加快服务融合,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体系。(三)统筹建设协同治理大系统。1.提升执政能力信息化水平。2.强化依法治国信息化基础。3.优化经济治理信息化协同。4.完善市场监管信息化支撑。5.加强公共安全信息化保障。6.健全环境保护信息化能力。四、保障措施(一)加大统筹协调力度。(二)强化工程效能管理。(三)优化创新发展环境。(四)健全标准规范体系。(五)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十四五”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规划2021年12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精神,特制定本规划,作为“十四五”期间统筹推进国家政务信息化工作,指导各地方有序开展政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依据。一、现状和形势(一)发展现状。“十三五”时期,我国政务信息化建设取得显著进展。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现新突破,建成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集约整合一批小散乱的系统和网站,开展了群众办事百项堵点纾解行动,初步实现了网络通、数据通、业务通。重大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全民健康保障、安全生产监管、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全国公共资源交易、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基础信息资源库等一批重大工程陆续建成,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有力支撑了“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政务服务水平跃上新台阶,建成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体系,“最多跑一次”“不见面审批”“一网通办”等服务创新模式不断涌现,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便民服务应用取得实效,“健康码”等应用在数字抗疫中发挥重要作用,电子政务在线服务指数跃升至全球第9位,显著提升社会公众获得感。基础设施统筹取得新进展,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初步建成,实现了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22个中央国家机关的互联互通;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实现了四级骨干网络100%全覆盖,依托已有数据中心基础,形成1+3的国家电子政务云数据中心体系,各地方各部门政务云平台建设全面提速,初步形成数云网一体融合的公共基础设施。网络信息安全保障达到新水平,严格执行等级保护和分级保护制度,大力推进关键软硬件技术产品创新应用,有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突破,全面保障政务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政务信息化日益成为党政机关高效履职的重要手段。(二)形势要求。“十四五”时期是我国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加快推进数字政府建设,政务信息化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任务要求。要顺应数字化转型趋势,以数字化转型驱动治理方式变革,充分发挥数据赋能作用,全面提升政府治理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新技术创新应用,推动政府治理流程再造和模式优化,不断提高决策科学性和行政效率。要全面提升建设效能,创新政务信息化建设应用模式,加强资源集约统筹利用,实现政务信息化建设由投资驱动向效能驱动转变。要优化政务服务水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化政务服务质量,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二、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大平台、大数据、大系统”一张蓝图绘到底,以服务市场主体和便利广大群众为重点,统筹推进重大政务信息化工程建设,综合运用新技术新理念新模式提升治理能力、优化公共服务、推动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期盼,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形成与数字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数字治理能力,带动促进数字社会建设,有力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基本原则。——坚持统筹布局,深化共建共用。加强政务信息化工程全生命周期的统筹协调力度,不断巩固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成果,坚持激活存量资源与统筹增量需求相结合,打破信息孤岛,以构建大系统为导向,加强工程衔接,深化协同联动,形成数字化转型合力。——坚持效益优先,聚焦主责主业。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以实用管用好用为导向,从职能职责出发,合理确定建设范围和重点,扎实推进政务信息化建设与应用,强化工程项目绩效导向,切实提高工程建设效能和投入产出比。——坚持数据赋能,提高治理效能。以数据共享开放与深度开发利用作为提升政务信息化水平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优化完善数据共享和开放机制,严格规范政务数据应用,强化央地协同,全面提升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监管、用数据服务的能力。——坚持安全可靠,强化安全保障。坚持网络安全底线思维,强化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严格保护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落实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统等级分级保护制度,全面提升政务信息化基础设施、重大平台、业务系统和数据资源的安全保障能力。(三)主要目标。到2025年,政务信息化建设总体迈入以数据赋能、协同治理、智慧决策、优质服务为主要特征的融慧治理新阶段,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的技术融合、数据融合、业务融合成为政务信息化创新的主要路径,逐步形成平台化协同、在线化服务、数据化决策、智能化监管的新型数字政府治理模式,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等领域的数字治理能力显著提升,网络安全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有力支撑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数据资源赋能新动力。统一的国家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和国家公共数据开放平台体系更加健全,有效支撑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成宏观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等新基础信息库,高价值数据集开放取得实质性进展,政务数据资源有力支撑治理和服务能力提升。——协同治理形成新模式。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业务协同联动能力显著增强,大系统共建共用机制更加优化,大幅提升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和生态环境治理效能,有力支撑“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政务服务得到新提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政务服务模式更加完善,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在线政务服务利用率明显提高,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基本实现,证照电子化比率显著提升,利企便民服务水平不断优化。——共建共享形成新局面。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实现应联尽联,“数云网端”一体融合的公共基础设施初步形成,政务外网覆盖范围进一步向街道、乡镇延伸。整合形成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中心体系,基本满足部门大规模业务部署和容灾备份等需求。——安全保障达到新水平。全面落实信息安全和信息系统等级分级保护制度,基本实现政务信息化安全可靠应用,确保政务信息化建设和应用全流程安全可靠,实现政务数据资源全生命周期安全保护。三、主要任务(一)深度开发利用政务大数据。1.深化基础信息库共享应用。建设目标:国家基础信息库的数据内容更加鲜活丰富,服务功能更加健全完善,形成更多的数据服务接口,有效支撑政务服务、决策分析等应用场景下的按需共享。建设内容:升级完善国家人口、法人、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等基础信息资源库,按需丰富拓展基础数据字段项,提升多元化数据采集和主题化数据汇聚能力;建立健全数据更新、内容校核和共享交换机制,加强数据质量管理;根据典型应用场景推进基础数据的标签化、主题化管理,开发高频需求数据的共享服务接口。围绕提升政务服务和社会治理能力、拓展综合统计和监测分析功能的实际需求,完善国家人口基础信息库建设;深化地理空间信息综合应用,拓展共建共享范围和信息资源领域,提升现有数据资源质量和共享水平,有效支撑跨部门业务协同;围绕商事制度改革和产业发展需要,拓展国家法人库商标、专利、认证资格、准入许可等法人单位信息,增加自然人网络经营主体、企业网络经营主体等基础信息的整合入库;建立健全基础数据依法依规共享开放管理机制,不断提升数据要素资源开发利用能力。2.建设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建设目标:围绕经济治理的重点领域,完善基础数据指标,依托政务内网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开发建设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汇集各部门主要经济数据,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数据分析和辅助决策水平。建设任务:基于各部门数据资源,按照物理分散和逻辑集中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健全经济治理数据框架指标体系,构建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内网进行数据共享交换,实现对经济统计数据、行业统计数据、政务数据、互联网大数据等数据资源的整合利用,结合部门业务需要,开发构建数据分析应用模型,更加全面系统地刻画分析经济运行情况,支撑宏观经济治理决策。专栏1政务大数据开发利用工程1.深化人口基础信息库应用。拓展共建共享单位范围,完善人口信息维度,加强人口数据的统计、监测、分析,提高数据资源的鲜活性、基础性、完整性和权威性,优化基础库技术架构,提高人口信息基础库的公共服务能力,强化数据安全保障。2.完善法人基础信息库功能。完善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库,丰富包括组织结构、股权结构、经营范围、资产规模等在内的法人单位信息资源,深化法人单位基础信息在所有部门间的实时共享,支撑部门间工作联动和业务协同。3.健全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支撑。完善城镇布局、农业农村、地名及行政区划、遥感对地观测、国土空间规划、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等基础信息的整合共享支撑能力,拓展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图层信息,有效支撑跨部门业务协同。4.建设经济治理基础数据库。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内网进行建设,构建统一的经济治理基础数据指标体系,明确数据交换格式、标准、更新频率,构建经济监测预测预警、季度年度计量分析、经济景气分析等应用分析模型,为优化经济治理提供定量分析支撑,有效提升宏观经济治理数据管理水平。(二)发展壮大融合创新大平台。1.加快网络融合,升级完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建设目标:基本形成统一的国家电子政务网络体系,各类政务专网基本实现迁移整合或顶层互联,全面支撑跨部门、跨地区、跨层级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政务网络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升。建设内容:加快提升国家电子政务内网支撑能力,创新政务内网共性办公应用,提高跨部门业务协同和应用集成水平;完善政务内网综合运维管理体系,提升运维保障能力;强化国家电子政务网络综合安全防护,健全统一信任服务体系。进一步优化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外网骨干网络建设,稳步有序拓展政务外网覆盖范围,提高政务外网移动接入能力,优化共性办公应用体系,强化政务外网综合运维管理和全网等级保护建设,探索5G、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政务外网领域的应用。以重大业务应用为牵引,推进各类政务专网向统一电子政务网络整合迁移或可控互联。专栏2国家电子政务网络完善工程1.国家电子政务内网支撑能力提升。加快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内网体系,优化网络结构,提升政务内网支撑能力,构建内外网数据安全交换系统,完善政务内网安全保障体系,有效支撑业务协同应用建设和信息资源整合利用。2.国家电子政务外网覆盖范围拓展。优化完善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基础网络体系,拓展网络带宽,推进非涉密业务专网迁移整合与安全互联,提升移动安全接入能力,强化网络安全防护和网络信任服务体系,推进政务区块链共性基础设施试点应用,支撑规范统一、集约共享、互联互通的数据交换和业务协同。2.加快技术融合,构建智能化政务云平台体系。建设目标:构建“数网云”一体融合的智能化政务云平台体系,具备集约共享的算力算法支撑能力,满足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需求。建设内容:根据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布局,充分利用存量政务数据中心资源,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构建政务云平台体系,整合算力资源,支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创新应用,面向政务部门提供绿色集约、共享共用、安全可靠的一体化算力服务,满足大规模业务承载、大数据开发利用、共性履职应用服务和容灾备份等业务需求,促进提升政务大数据创新应用水平。建立健全统一政务网络接入、政务云服务、安全保障能力等相关技术标准规范。专栏3政务云平台体系建设工程政务云平台体系建设。充分整合政务数据中心和云计算存量资源,有效盘活符合政务应用特点和安全保密要求的社会化算力资源。形成一体化政务云平台体系,面向政务部门提供绿色集约、安全可靠的一体化算力服务,提升数据中心、云平台、数据资源、业务应用等全要素、全环节安全保障能力。3.加快数据融合,健全国家数据共享与开放体系。建设目标:提升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功能,支撑国家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交换业务,深化国家公共数据开放网站应用,全面提升政务数据资源共享效率和数据质量,充分利用各地区各部门政务数据资源和基础设施,整合构建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任务:不断健全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体系技术支撑能力,提升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服务水平,畅通中央与地方间数据供需对接渠道;按需推进政务内网电子文件交换系统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推进政务内网和政务外网间的按需数据交换;优化完善政务数据资源目录,创新应用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新技术,推进政务数据的算法式安全共享,推进国家数据共享交换平台与国家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的协同联动,深化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数据资源整合共享;按照政务数据分级分类有序开放原则,优先推动企业登
展开
收起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引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