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易资讯> 行业百科

燃煤形成及脱硫技术

【字体:
发布日期:2017-09-22 浏览次数:5769
核心提示:煤被广泛用作工业生产的燃料,推动了工业的发展方向。煤炭的储量丰富,大型煤炭工业基地的建设,对我国综合工业基地和经济区域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燃煤的脱硫技术,节约煤炭,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燃煤是能燃烧的煤,别称煤炭。煤炭是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固体可燃性矿物。

一、燃煤简介

一种固体可燃有机岩,主要由植物遗体经生物化学作用,埋藏后再经地质作用转变而成,俗称煤炭。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利用煤的国家。辽宁省新乐古文化遗址中,就发现有煤制工艺品 ,河南巩义市也发现有西汉时用煤饼炼铁的遗址。《山海经》中称煤为石涅,魏、晋时称煤为石墨或石炭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首次使用煤这一名称。希腊和古罗马也是用煤较早的国家,希腊学者泰奥弗拉斯托斯在公元前约300年著有 《石史》 ,其中记载有煤的性质和产地;古罗马大约在2000年前已开始用煤加热。

二、燃煤形成

煤是古代植物的遗骸,这些植物遗骸是从最低级的菌藻类植物直到高等植物等各类植物死亡后形成的。由于地壳的变动,这些植物被埋在地下,受地层压力和地热作用逐步演变成煤。

由植物演变成煤,经历了亿万年,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一般说来,这种变化可分为两个阶段,泥化作用阶段及煤化作用阶段。古代植物首先因细菌的作用而发生腐烂、分解,内部组织被破坏,一部分物质转为气体逸出,残余物质开始转为泥炭,这一阶段称为泥炭化作用阶段。因泥炭中含有较多腐殖酸沥青质,而呈现为棕黑色或黑褐色,泥炭可视为由植物转为煤炭的中间产物。泥炭在地下受压力与温度的影响,逐渐被压紧及硬化,继续排出气体和水分,从而使固定碳的比例日趋增大,形成了固体有机可燃沉积岩,这称为煤化作用阶段,也就是成煤的第二阶段。

在成煤的第二阶段中,又包括成岩作用和变质作用。泥炭经成岩作用转变为褐煤,在这一过程中,泥炭中的植物残留成分逐渐消失,腐殖酸含量先增加后减少,碳含量增加,氢、氧含量逐渐降低。煤的变质作用使褐煤向烟煤、无烟煤演化,褐煤中的水分不断减少,碳含量进一步增加,氢、氧含量进一步降低。煤实际上是古代植物经泥炭化作用与煤化作用而生成的固体有机可燃矿岩。

三、燃煤分类

我国煤炭按GB/T5751—2009《中国煤炭分类》的规定进行分类,该标准是以煤炭的煤化程度及工艺性能作为分类依据的。根据煤的煤化程度,将煤分为无烟煤、烟煤及褐煤,其煤化程度依次降低。

对于烟煤,表征煤化程度的指标是以干燥无灰基挥发分Vdaf表示;而工艺性能指标是以黏结指数GT为主。据此,将烟煤划分成下述12个类别:贫煤、贫瘦煤、瘦煤、焦煤、肥煤、1/3焦煤、气肥煤、气煤、1/2中黏煤、弱黏煤、不黏煤、长焰煤。

四、燃煤使用

煤作为一种燃料,早在800年前就已经开始,从18世纪末的产业革命开始。随着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煤被广泛地用作工业生产的燃料,给社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生产力,推动了工业的向前发展,随之发展起煤炭、钢铁、化工、采矿、冶金等工业。煤炭热量高,标准煤的发热量为 7000大卡/千克。而且煤炭在地球上的储量丰富,分布广泛,一般也比较容易开采,因而被广泛用作各种工业生产中的燃料。

煤炭除了作为燃料以取得热量和动能以外,更为重要的是从中制取冶金用的焦炭和制取人造石油,即煤的低温干馏的液体产品——煤焦油。经过化学加工,从煤炭中能制造出成千上万种化学产品,所以它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如我国相当多的中、小氮肥厂都以煤炭作原料生产化肥。我国的煤炭广泛用来作为多种工业的原料。大型煤炭工业基地的建设,对我国综合工业基地和经济区域的形成和发展起着很大的作用。

此外,煤炭中还往往含有许多放射性和稀有元素如铀、锗、镓等,这些放射性和稀有元素是半导体和原子能工业的重要原料。

燃煤技术

煤炭对于现代化工业来说,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无论是能源工业、冶金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还是轻纺工业、食品工业、交通运输业,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各种工业部门都在一定程度上要消耗一定量的煤炭,因此有人称煤炭是工业的“真正的粮食”。

我国是世界上煤炭资源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不仅储量大,分布广,而且种类齐全,煤质优良,为我国工业现代化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五、燃煤的脱硫

(一)、燃烧前煤脱硫技术

主要为煤炭洗选脱硫,即在燃烧前对煤进行净化,去除原煤中部分硫分和灰分。分为物理法、化学法和微生物法等。

1、物理法:主要指重力选煤,利用煤中有机质和硫铁矿的密度差异而使它们分离。该法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煤的破碎粒度和硫的状态等。主要方法有跳汰选煤,重介质选煤,风力选煤等。

2、化学法:可分为物理化学法和纯化学法。物理化学法即浮选;化学法又包括碱法脱硫,气体脱硫,热解与氢化脱硫,氧化法脱硫等。

3、微生物法:在细菌浸出金属的基础上应用于煤炭工业的一项生物工程新技术,可脱除煤中的有机硫和无机硫。

我国当前的煤炭入洗率较低,大约在 20%左右,而美国为 42%,英国为94.9%,法国为 88.7%,日本为 98.2%。提高煤炭的入洗率有望显著改善燃煤二氧化硫污染。然而,物理选洗仅能去除煤中无机硫的 80%,占煤中硫总含量的 15%~30%,无法满足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要求,故只能作为燃煤脱硫的一种辅助手段。

(二)、燃烧中煤脱硫技术

煤燃烧过程中加入石灰石或白云石作脱硫剂,碳酸钙、 碳酸镁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氧化镁,与烟气中二氧化硫反应生成硫酸盐,随灰分排出。在我国采用的燃烧过程中脱硫的技术主要有两种:型煤固硫和流化床燃烧脱硫技术。

1、型煤固硫技术:将不同的原料经筛分后按一定比例配煤,粉碎后同经过预处理的粘结剂和固硫剂混合,经机械设备挤压成型及干燥,即可得到具有一定强度和形状的成品工业固硫型煤。固硫剂主要有石灰石、大理石、电石渣等,其加入量视含硫量而定。燃用型煤可大大降低烟气中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和烟尘浓度,节约煤炭,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相当可观,但工业实际应用中应解决型煤着火滞后、操作不当会造成的断火熄炉等问题。

2、流化床燃烧脱硫技术:把煤和吸附剂加入燃烧室的床层中,从炉底鼓风使床层悬浮进行流化燃烧,形成了湍流混合条件,延长了停留时间,从而提高了燃烧效率。其反应过程是煤中硫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同时石灰石煅烧分解为多孔状氧化钙,二氧化硫到达吸附剂表面并反应,从而达到脱硫效果。流化床燃烧脱硫的主要影响因素有钙硫比,煅烧温度,脱硫剂的颗粒尺寸孔隙结构和脱硫剂种类等。为提高脱硫效率,可采用以下方法:

(1)改进燃烧系统的设计及运行条件

(2)脱硫剂预煅烧

(3)运用添加剂,如碳酸钠,碳酸钾等

(4)开发新型脱硫剂

(三)、 燃烧后烟气脱硫技术

烟气脱硫的基本原理是酸碱中和反应。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是酸性物质,通过与碱性物质发生反应,生成亚硫酸盐或硫酸盐,从而将烟气中的二氧化硫脱除。最常用的碱性物质是石灰石、生石灰和熟石灰,也可用氨和海水等其它碱性物质。共分为湿法烟气脱硫技术、干法烟气脱硫技术、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三类,分别介绍如下:

1、湿法烟气脱硫技术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是指吸收剂为液体或浆液。由于是气液反应,所以反应速度快,效率高,脱硫剂利用率高。该法的主要缺点是脱硫废水二次污染;系统易结垢,腐蚀;脱硫设备初期投资费用大;运行费用较高等。

(1)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

该技术以石灰石浆液作为脱硫剂,在吸收塔内对烟气进行喷淋洗涤,使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钙,同时向吸收塔的浆液中鼓入空气,强制使亚硫酸钙转化为硫酸钙,脱硫剂的副产品为石膏。该系统包括烟气换热系统、吸收塔脱硫系统、脱硫剂浆液制备系统、石膏脱水和废水处理系统。由于石灰石价格便宜,易于运输和保存,因而已成为湿法烟气脱硫工艺中的主要脱硫剂,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技术成为优先选择的湿法烟气脱硫工艺。该法脱硫效率高(大于95%),工作可靠性高,但该法易堵塞腐蚀,脱硫废水较难处理。

(2)氨法烟气脱硫技术

该法的原理是采用氨水作为脱硫吸收剂,氨水与烟气在吸收塔中接触混合,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与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氨,氧化后生成硫酸氨溶液,经结晶、脱水、干燥后即可制得硫酸氨(肥料)。该法的反应速度比石灰石—石膏法快得多,而且不存在结构和堵塞现象。

另外 ,湿法烟气脱硫技术中还有钠法、双碱脱硫法和海水烟气脱硫法等,应根据吸收剂的来源、当地的具体情况和副产品的销路实际选用。

2、半干法烟气脱硫技术

主要介绍旋转喷雾干燥法。该法是美国和丹麦联合研制出的工艺。该法与烟气脱硫工艺相比,具有设备简单,投资和运行费用低,占地面积小等特点,而且烟气脱硫率达75%—90%。

该法利用喷雾干燥的原理,将吸收剂浆液雾化喷入吸收塔。在吸收塔内,吸收剂在与烟气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的同时,吸收烟气中的热量使吸收剂中的水分蒸发干燥,完成脱硫反应后的废渣以干态形式排出。该法包括四个在步骤:吸收剂的制备;吸收剂浆液雾化;雾粒与烟气混合,吸收二氧化硫并被干燥;脱硫废渣排出。该法一般用生石灰做吸收剂。生石灰经熟化变成具有良好反应能力的熟石灰,熟石灰浆液经高达15000~20000r/min的高速旋转雾化器喷射成均匀的雾滴,其雾粒直径可小于100微米,具有很大的表面积,雾滴一经与烟气接触,便发生强烈的热交换和化学反应,迅速的将大部分水分蒸发,产生含水量很少的固体废渣。

手机微信扫一扫查看易企询手机站:每日信息推送、随时随地查看不是事!

手机微信扫一扫查看易企询手机站,每日定时推送资讯信息、文库信息、招标等海量信息,资讯信息随时随地查看,网站数据实时同步!还等什么,赶紧关注我吧!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引用:

评论:

生物质锅炉脱硫技术方案

生物质锅炉脱硫技术方案导读:生物质锅炉烟气属于低SO2浓度烟气,常用的方法有炉内喷钙、炉外循环流化床喷钙(炉外喷钙)、炉外湿法等脱硫技术。生物质锅炉烟气属于低SO2浓度烟气,常用的方法有炉内喷钙、炉外循环流化床喷钙(炉外喷钙)、炉外湿法等脱硫技术。各种方案都能实现排放指标要求,成本控制是关键,湿法脱硫中的双碱法、氨法、镁法运行成本都较低,其中氨法直接产生硫酸铵化肥,可与除尘器收集下来的灰混和成复合肥,回归农田;而双碱法、镁法产生的混盐处理有一定难度。1、湿式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采用O3脱硝方案,湿法脱硫选用氨水作脱硫吸收剂,污染物经吸收、氧化后,生成硝酸铵、硫酸铵等农用化肥。2、半干法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采用O3脱硝方案,干法脱硫选用炉外循环流化床喷钙,污染物经吸收、氧化后,生成产物分别为硝酸钙、亚硝酸钙、硫酸钙、亚硫酸钙,脱硫脱硝产物随烟气进入布袋除尘器,最终排入灰渣系统。

立即阅读

提高化工机泵运行稳定性的相关问题研究

工艺与设备化工设计通讯TechnologyandEquipmentChemicalEngineeringDesignCommunications·50·第47卷第1期2021年1月1化工机泵运行稳定性的概念稳定性是产品或系统在指定的时间和假设内执行指定功能的能力。设备的稳定性可以通过时间调整进行区分:通常,工作时间越长,稳定性就越高。尽管设备的稳定性强调时间因素,但是时间原因未包含在产品质量指标中。因此,设备稳定性与其他技术性能指标之间的本质区别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评估设备的质量,详细评估设备的基本技术性能。2提高化工机泵运行稳定性的有效措施化工机泵设备的稳定性是保证化工企业稳定高效生产的重要内容,只有保证化工机泵设备的稳定才能保证化工企业生产的稳定性,本文就着重分析化工机泵设备稳定性运行的主要措施,进而为我国化工企业的生产发展提供更多可供参考的理论建议。2.1重视化工机泵的设备选型首先是遵循技术原则。在更换或购买新设备时,公司应遵循相关的技术原则。在选择和评估设备时,应考虑其安全性,稳定性和生产效率。二是坚持经济原则。在选择设备时,需要关注设备的成本及其收益。设备费用包括维护和购买费用。设备收益基于产品成本节省和产品质量。成本比较方法和成本效益比较可用于评估设备

立即阅读

烧结机烟气脱硫技术改造项目可研报告

第一章项目单位概况1.1项目名称1.2项目承办单位概况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第三章项目选址第四章技术方案及建设内容第六章环境保护第七章组织领导与劳动定员第八章项目实施进度第九章投资估算及资金来源第十章财务评价第十一章合理用能分析10.1节能依据10.2节能背景分析10.3 建设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和数量分析10.3.1能源消耗种类10.3.2能源消耗数量10.4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10.5主要节能措施10.6节能管理10.7节能效果分析目录第一章项目单位概况...................................................................................1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第三章项目选址...........................................................................................4第四章技术方案及建设内容.......................................................................6第五章公用工程.........................................................................................16第六章环境保护...............................................................................

立即阅读

某矿业公司能源审计报告

通过对该煤矿生产现场调查、资料核查和必要的测试,分析能源利用状况,并确认其利用水平,查找存在的问题和漏洞,分析对比挖掘节能潜力,提出切实可行的节能措施和建议,从而为公司及各级政府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能源利用状况,并指导企业提高能源管理水平,以实现其总体节能目标,促进企业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审计内容 1、用能单位概况 2、能源利用状况及能源流程 3、节能管理、能源计量及统计状况 4、主要用能设备运行效率监测分析 5、能源消耗指标计算分析 6、重点工艺能耗指标与单位产品能耗指标分析 7、产值能耗指标与能源成本指标计算分析 8、节能效果与考核指标计算分析 9、影响能源消耗变化因素的分析 10、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经济效益评价 11、合理利用能源的建议与意见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