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

388
0
2018-09-21
简介
本文主要阐述了关于2007年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专业部分下午试题真题,试题中的类型为选择题,试题内容围绕着二级注册工程师在建筑抗震设计,木结构设计,建筑地基基础设计等方面的知识编写了该试题。详细试题内容,请阅读全文!

文档内容部分截取

3.2下午试题和详解题1:抗震设防烈度7度区的某7层砌体房屋,在下列6类砖型中,符合规范要求且有可能作为承重墙体材料的,应为下列何项组合?①烧结普通砖,②烧结多孔砖,③P型多孔砖,④M型多孔砖,⑤蒸压灰砂实心砖,⑥蒸压粉煤灰实心砖。(A)①、③、④、⑥(B)①、②、③、④(C)①、②、⑤(D)①、②、③、④、⑤、⑥[答案](B)[解答]《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7.1.1条,抗震设防烈度7度7层时蒸压类砖不可作为承重墙体材料。题2-6:某底层为钢筋混凝土框架一抗震墙的五层砌体房屋,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假定各层质点集中在楼层标高处,其各层重力荷载代表值及各层层高如图3-12。底层横向所有框架柱的横向侧向刚度为9.0×105kN/m,底层横向所有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的横向侧向刚度为90.0×105kN/m。2.试问,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1500(B)1530(C)1560(D)1590[答案](B)[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7.2.1条、第5.2.1条及5.1.4条,G=ΣGi=(6000+4000×3+4500)kN=22500kNGeq=0.85G=0.85×22500kN=19125kNα1=αmax=0.08FEK=α1Geq=0.08×19125kN=1530kN3.若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3000kN,试问,第三层的水平地震剪力设计值V3(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2500(B)2700(C)2940(D)3100[答案](C)[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5.2.1条,则第三层的水平地震剪力标准值V3k为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5.4.1条,V3=γEhV3k=1.3×2263kN=2942kN4.若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FEk=3000kN,底层地震剪力增大系数为1.3,试问,底层的水平地震剪力设计值V1(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5070(B)4600(C)3300(D)3600[答案](A)[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5.4.1条、第7.2.4条,5.若底层的水平地震剪力设计值V1=3500kN,试问,底层横向框架柱承担的地震剪力设计值V1F(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600(B)750(C)870(D)980[答案](C)[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7.2.5条。底层框架柱横向有效侧向刚度占底层结构总的横向有效侧向刚度的比例为所以,V1F=ηV1=0.25×3500kN=875kN6.若底层的水平地震剪力设计值V1=3500kN。试问,底层横向抗震墙承担的地震剪力设计值V1w(kN),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2200(B)2500(C)2700(D)3500[答案](D)[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7.2.4条第三款。底层地震剪力设计值应全部由该方向的抗震墙承担,故V1w=V1=3500kN题7:某原木柱选用东北落叶松,原木标注直径d=120mm,木柱沿其长度的直径变化率为每米9mm,计算简图见图3-13。试问,柱轴心受压的稳定系数甲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0.50(B)0.45(C)0.37(D)0.30[答案](C)[解答]《木结构设计规范》第4.2.10、5.1.5条,取原木中央截面,d=(120+1.5×9)mm=133.5mm,i=d/4=33.4mm,λ=lo/i=3000/33.4=89.8>75,东北落叶松为TC17B,按《木结构设计规范》式(5.1.4-2)计算,=3000/2=λ3000/89.82=0.37题8:对木结构齿连接的下列认识,其中何项不正确?(A)齿连接的可靠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构造是否合理(B)在齿连接中,木材抗剪破坏属于脆性破坏,所以必须设置保险螺栓(C)在齿未破坏前,保险螺栓几乎不受力(D)木材剪切破坏对螺栓有冲击作用,因此螺栓应选用强度高的钢材[答案](D)[解答]《木结构设计规范》条文说明6.1.1、6.1.4,保险螺栓应选用延性好的钢材。题9:下列关于基础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其中何项是不正确的?(A)地下连续墙作为基坑支护结构,其墙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B)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C)扩展基础的垫层混凝土强度等级应为C15(D)高层建筑筏形基础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答案](C)[解答](A)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9.3.3条第一款。(B)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2条第四款。(C)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2.2条第二款,应为C10,错误。(D)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4.3条。题10:下列关于基础构件配筋的要求,其中何项是不正确的?(A)地下连续墙顶部钢筋混凝土圈梁的总配筋率不应小于0.4%(B)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计算的梁板式筏基,其底板纵横方向的底部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15%(C)按基底反力直线分布计算的平板式筏基,其柱下板带和跨中板带的底部钢筋配筋率不应小于0.15%(D)打入式预制桩的最小配筋率不宜小于0.6%[答案](D)[解答](A)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9.3.3-6条。(B)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4.11条。(C)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4.12条。(D)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5.2条第6款,不宜小于0.8%,错误。题11-14:某土坡高差5.2m,采用浆砌块石重力式挡土墙支挡,如图3-14所示。墙底水平,墙背竖直光滑;墙后填土采用粉砂,土对挡土墙墙背的摩擦角δ=0;不考虑地面超载的作用。11.粉砂的重度γ=20kN/m3,内摩擦角=32°,粘聚力c=0。试问,其主动土压力系数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提示:当墙背垂直,光滑,填土表面水平且与墙齐高时,主动土压力。(A)0.450(B)0.554(C)0.307(D)1.121[答案](C)[解答]根据提示,12.若主动土压力系数Ka=0.35,粉砂的重度T=20kN/m3,试问,作用在墙背的主动土压力每延米的合力(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117(B)125(C)104(D)97[答案](B)[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6.6.3条式(6.6.3-1),13.若作用在挡土墙上的主动土压力每延米合力为100kN,挡土墙的重度γ=24kN/m3,当不考虑墙前被动土压力的作用时,试问,挡土墙的抗倾覆安全度(抵抗倾覆与倾覆作用的比值),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A)3.0(B)2.6(C)1.7(D)2.8[答案](A)[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6.6.5条式(6.6.5-2),式中,Eaz=0,Eax=Ea=100kN/m,作用位置距墙底(5.7/3)m,墙高5.2m+0.5m=5.7m,浆砌块石重度为24kN/m3。14.条件同13题。土对挡土墙基底的摩擦系数μ=0.42。当不考虑墙前被动土压力的作用时,试问,挡土墙的抗滑移安全度(抵抗滑移与滑移作用的比值),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A)1.67(B)1.32(C)1.24(D)1.17[答案](B)[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6.6.5条式(6.6.5-1),并注意到α0=0°,α=90°Gn=G,Gt=0,Ean=0,Eat=Ea=100kN/m,抗滑移安全度:题15~17:某三层砖混结构采用墙下条形基础,基础埋深1.5m,抗震设防烈度7度,地质条件如图3-15所示,杂填土层重度γ=17.5kN/m3,黏土层重度水上γ=18kN/m3,水下γsat=20kN/m3,地下水位在地表下3m。15.试问,根据本工程的地质资料,第三层粉砂可初步判别为下列哪一项?(A)可不考虑液化影响(B)需进一步进行液化判别(C)液化(D)无法判定[答案](A)[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第4.3.3条第3款上覆盖非液化土层厚度dn=7.4m液化特征深度根据7度烈度砂土查规范表4.3.3得do=7m,基础埋置深度db=2.0m,1.5m埋深不超过2m,取2m。do+db-2m=7m+2m-2m=7m,因为du>do+db-2m,液限wL=45%,含水量w=38%,试问黏土的状态应为下列何项所示?(A)坚硬(B)硬塑(C)可塑(D)软塑[答案](C)[解答]塑性指数,IP=wL-wP;液性指数,亦称稠度,所以,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4.1.10条,状态为可塑。17.基础宽度3.4m,黏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20kPa,假定黏土层的液性指数IL=0.70,孔隙比e=0.82,试问,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kPa)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A)164.1(B)150.5(C)139.9(D)129.0[答案](B)[解答]由e=0.82,IL=0.70,查《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表5.2.4,得ηb=0.3,ηd=1.6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5.2.4条,fa=120+0.3×18×(3.4-3)+1.6×17.7×(1.5-0.5)=120+2.16+28.32=150.5(kPa)题18-19:某多层框架结构,采用桩基础,土层条件如图3-16所示。18.假定采用嵌岩灌注桩基础,桩底无沉渣,桩端下无软弱夹层、断裂带和洞穴,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标准值为5MPa,岩体坚硬、完整,试问,桩端岩石承载力特征值(kPa)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提示:①在基岩埋深不太大的情况下,常将大直径灌注桩穿过全部覆盖层嵌入基岩,即为嵌岩灌注桩。②此题只计算桩端阻力。(A)6000(B)5000(C)4000(D)2500[答案](D)[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5.5条第4款及第5.2.6条,对完整岩体ψ=0.5所以fa=ψr·frk=0.5×5000kPa=2500kPa19.关于桩基础的设计,下列何项说法错误?(A)对中低压缩性土上的承台,当承台与地基土之间没有脱开现象时,可根据地区经验适当减小柱下桩基础独立承台受冲切计算的承台厚度(B)承台纵向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当有混凝土垫层时,不应小于40mm(C)柱下桩基础独立承台应分别对柱边和桩边、变阶处和桩边联线形成的斜截面进行受剪计算(D)对嵌岩端承桩,当水平荷载及弯矩较小时,可不通长配筋[答案](D)[解答](A)《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5.17条第1款。(B)《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5.15条第4款。(C)《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5.18条。(D)与《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第8.5.2条第7款规定不符——错误。题20:地基处理后,当按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底面积及埋深时,关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的修正以及下卧层验算的下列主张中,其中何项错误?(A)对地基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1.0(B)对地基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基础宽度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取零(C)对地基处理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进行修正时,基础埋深的地基承载力修正系数应根据基底下土的类别取值(D)当受力层范围内仍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应验算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答案](C)[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第3.0.4条C错误。题21-23:某柱下独立基础底面尺寸为4.8m×2.4m,埋深1.5m,如图3-17所示。土层分布自地表起依次为:黏土,厚度2.5m;粉质黏土,厚度2m;黏土,厚度4.5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1.5m处。基础及基底以上填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21.当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柱作用于基础顶面的轴心荷载为1800kN,试问,基底的附加压力(kh),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186.3(B)183.6(C)159.0(D)156.3[答案](C)[解答]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基底附加压力:po=pk-σcz=186.3-18.2×1.5=159.0(kPa)22.试问,在基底中心点下7.5m处土的竖向自重应力(kPa),与下列哪项数值最为接近?(A)167.3(B)139.5(C)92.3(D)79.5[答案](C)[解答]基底以下7.5m处,即为自地面向下9处,其竖向自重应力为σcz=18.2×1.5+(19.1-10)×1+(18.8-10)×2+(18.5-10)×4.5=92.3(kPa)23.假定矩形面积上均布荷载作用下角点的附加应力系数如下:z/bl/b1.02.04.01.00.1750.2000.2042.00.0840.1200.1353.00.0450.0730.0937.00.0090.0180.031试问,当基底的附加压力为202.7kPa时,在基底中心点下7.5m处的附加应力(kh),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37.46(B)22.9(C)10.90(D)5.45[答案](B)[解答]过中心点划分为四个小矩形:小矩形的短边b=1.2m,长边l=2.4m,z=7.5m,l/b=2.0,z/b=6.25查表得σz=4×0.0283×202.7kPa=22.9kPa题24:某抗震等级为二级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柱,其纵向受力钢筋在基础中的插筋构造.如图24所示。试问,图3-18中L(mm)的最小取值,应为下列何项所示?(A)800(B)850(C)900(D)950[答案](D)[解答]根据《钢筋混泥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第9.3.1条,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0第8.2.3条,aE=1.15la=951mm题25:在长方形平面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高层结构中,关于剪力墙布置的下列几种说法,其中何项不够准确?(A)结构两主轴方向均应布置剪力墙,并且两个方向剪力墙宜形成L行,T行和行等形式(B)单片剪力墙底部承担的水平剪力不宜超过结构底部总水平剪力的40%(C)两方向的剪力墙宜集中布置在结构单元的两尽端,增大整个结构的抗扭能力(D)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的布置宜使结构两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接近[答案](C)[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8.1.5条和8.1.7-3条,A准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8.1.7-4条,B准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8.1.8-2条,C不准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8.1.7-7条,D准确。题26: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抗震设计时,应限制结构层间位移;有关按弹性方法计算出的楼层层间最大位移△μ的下列几种认识,其中何项是不准确的?(A)楼层层间最大位移Au以楼层最大水平位移差计算,不扣除整体弯曲变形(B)楼层位移计算时,不考虑偶然偏心的影响(C)应考虑重力二阶效应对水平力作用下结构位移计算的影响(D)位移计算时,装配整体式楼面中梁的刚度可考虑翼缘的作用予以增大[答案](C)[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4.6.3条附注,A正确,B正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5.4.1和5.4.2条,C不正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第5.2.2条,D正确。题27:下列有关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些主张中,其中何项不够准确?(A)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任一层框架部分的地震剪力,不应小于结构底部总地震剪力的20%和按框架结构分析的框架部分各楼层地震剪力最大值1.5倍二者的较小值(B)抗震设计时,剪力墙结构的一般剪力墙承受的第一振型底部地震倾覆力矩不宜小于结构总底部倾覆力矩的50%(C)抗震设计时,当抗震墙连梁内力由风荷载控制时,连梁刚度不宜折减(D)框架一核心筒结构中截面形状复杂的内筒墙体,可按应力进行配筋[答案](A)[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8.1.4条,A不准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1.2-2条,B准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2.13-2条条文说明,C准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9.1.7条,D准确题28-29:某一建于非地震区的30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如图3-19所示,圆形平面,直径为30m,房屋高度为100m,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基本风压为0.65kN/m2,地面粗糙度为A类。28.假定顺风向风荷载沿高度呈倒三角形分布,顶部风荷载标准值为q(kN/m),试估算在顺风向风荷载作用下结构底部的倾覆弯矩标准值Mo(kN·m),并指出该标准值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A)1111g(B)2222q(C)3333q(D)4444q[答案](C)[解答]29.已求得风振系数βz=1.353,试确定顶部风荷载标准值q(kN/m)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A)45.51(B)50.51(C)55.71[答案](C)[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3.2.2条及条文说明,wo=1.1×0.65=0.715kN/m2屋顶处,wk=βz·μs·μz·wo查表3.2.3,μz=2.40根据3.2.5条,μs=0.8wk=1.353×0.8×2.4×0.715kN/m2=1.857kN/m2q=1.857×30kN/m=55.71kN/m题30-32:建于Ⅲ类场地的现浇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抗震设防烈度8度,丙类建筑,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平面尺寸为25m×50m,房屋高度为102m,质量和刚度沿竖向分布均匀,如图3-20所示。采用刚性好的筏板基础;地下室顶板(±0.000)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按刚性地基假定确定的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1.8s。30.进行该建筑物横向(短向)水平地震作用分析时,按刚性地基假定计算且未考虑地基与上部结构相互作用的情况下,(距室外地面约为H/2=51m处的)中间楼层本层的地震剪力为F。若剪重比满足规范的要求,试问,计入地基与上部结构的相互作用影响后,该楼层本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取下列何项数值?提示:①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作答。②各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折减后满足规范对各楼层水平地震剪力最小值的要求。(A)0.962F(B)9(C)0.976F(D)0.981F[答案](D)[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5.2.7条,T1=1.8s>1.2Tg=1.2×0.45s=0.54sT1=1.8s<5Tg=5×0.45s=2.25s底部折减为ψF1,顶部不折减;中部ψ值近似为中间楼层折减后F'=0.981F31.地下室顶板采用梁板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X向主梁间距8.4m,Y向次梁间距3m。假定板厚为h(mm);又假定板的X向及Y向配筋(mm2)分别为:上层为Asxt、Asvt,下层为Asxb,Asyb试问,板厚九及板上、下层的配筋As取下列何组数值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构造要求?提示:计算板配筋时,应注意到上、下层钢筋间距@均为150mm。(A)h=120mm;Asxt=Asxb=φ8@150,Asyt=Asyb=φ8@150(B)h=160mm;Asxt=Asxb=φ10@150,Asyt=Asyb=φ10@150(C)h=180mm;Asxt=Asxb=φ10@150,Asyt=Asyb=φ12@150(D)h=180mm;Asxt=Asxb=φ8@150,Asyt=Asyb=φ10@150[答案](C)[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5.5条,h=180mm。双层双向配筋,每向最小:0.25%×180×150mm2=67.5mm2取φ10,As=78.5mm2>67.5mm232.该建筑物地基土比较均匀,基础假定为刚性,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底的竖向力Nk=6.5×105kN,横向(短向)弯矩Mk=2.8×106kN·m;纵向弯矩较小,略去不计。为使地基压应力不过于集中,筏板周边可外挑,每边挑出长度均为a;计算时可不计外挑部分增加的土重及墙外侧土的影响。试问,如果仅从限制基底压应力不过于集中及保证结构抗倾覆能力方面考虑,初步估算的a(m)的最小值,应最接近下列何项数值?(A)0(B)1.5(C)1.0(D)0.5[答案](D)[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2.1.6条,应满足下式要求,已知筏板每边均挑出a,所以有由此得6.5×105×(25+20)=6×2.8×106a=0.423m题33-36:某十六层办公楼,房屋高度48m,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抗震设防烈度7度,丙类建筑,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4O(fc=19.1N/mm2)。横向地震作用时,基本振型地震作用下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Mo=3.8×105kN·m,剪力墙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Mw=1.8×105kN·m。33.该结构中部未加剪力墙的某一榀框架,如图3-21所示。假设建筑物所在场地为Ⅲ类场地,底层边柱AB柱底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NA=5600kN;该柱γ>2,配φ10井字复合箍。试问,柱AB柱底截面最小尺寸(mm·mm)为下列何项数值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对柱的延性要求?(A)500×500(B)550×550(C)600×600(D)650×650[答案](D)[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8.1.3条,框架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MF=3.8×105-1.8×105=2.0×105(kN·m)按框架结构采取抗震构造措施。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4.8.4条,按8度采取构造措施。查表4.8.2,框架抗震等级为一级。根据6.4.2条,轴压比限值为0.70取650×650(A=4.2×102mm2)34.该结构中部未加剪力墙的某一榀框架(见图3-21),假定框架抗震等级为二级。作用在底层边柱AB柱底截面的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值(未经调整)MA=480kN·m,相应的组合剪力值VA=360kN。按式ΣWc=ηcΣMb(Mbi同为顺时针方向)调整后,柱AB上端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B=520kN·m。柱净高Hn=2.7m。试问,当柱AB进行底部截面配筋设计时,其剪力设计值(kN)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A)360(B)445(C)456(D)498[答案](D)[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6.2.3条,根据6.2.2条,35.该建筑物中部一榀带剪力墙的框架,其平剖面如图3-22所示。假定剪力墙等级为二级,剪力墙的边框柱为AZ1;由计算得知,该剪力墙底层边框柱底截面计算配筋为As=2600mm2。边框柱纵筋和箍筋分别采用HRB335级和HPB235级。试问,边框柱AZ1在底层底部截面处的配筋采用下列何组数值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构造要求?提示:边框柱体积配箍率满足规范、规程的要求。(A)418+816,井字复合箍φ8@150(B)418+816,井字复合箍φ8@100(C)1218,井字复合箍φ8@150(D)1218,井字复合箍φ8@100[答案](D)[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8.2.2-5条,端部纵筋全部配在边框柱内。根据8.2.2-6条、6.4.3条,查表6.4.3-1,Asmin=0.8%×Ac=0.8%×600×600mm2=2880mm2>2600mm2配1218(As=3054mm2)查表6.4.3-2,构造要求箍筋采用φ8@100。36.建筑物场地类别为Ⅱ类场地,假如该结构增加一定数量的剪力墙后,总地震倾覆弯矩Mo不变,但剪力墙承担的地震倾覆弯矩增长为Mw=2.0×105kN·m,此时,题33中的柱AB底部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值(未经调整)则改变为MA=360kN·m。试问,柱AB底部截面进行配筋设计时,其弯矩设计值(kN·m)应取下列何项数值?(A)360(B)414(C)432(D)450[答案](A)[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8.1.3条,框架的倾覆力矩MF=3.8×105-2.0×105=1.8×105(kN·m)为普通框架一剪力墙结构,查表4.8.2,框架抗震等级为三级。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2.3条条文说明,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中不考虑增大系数。题37~40:某18层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房屋高度54m,设防烈度为7度,抗震等级为二级。底层一双肢剪力墙,如图3-23所示,墙厚皆为2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fc=14.3N/mm2)。37.主体结构考虑横向水平地震作用计算内力和变形时,与剪力墙墙肢2垂直相交的内纵墙作为墙肢2的翼墙,试问,该翼墙的有效长度6应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提示:按《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作答。(A)0.2m(B)5.5m(C)5.4m(D)6.6m[答案](C)[解答]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6.2.13-3条:每侧长度:38.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底层墙肢1在横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反向组合内力设计值为:M=3300kN·m,V=616kN,N=-2200kN(拉)。该底层墙肢2相应于墙肢1的反向组合内力设计值(未考虑偏心受拉因素)为:M=33000kN·m,V=2200kN,N=15400kN。试问,墙肢2进行截面设计时,其相应于反向地震作用的组合内力设计值M(kN·m)、V(kN)、N(kN),应取下列何组数值?提示:①剪力墙端部受压(拉)钢筋合力点到受压(拉)区边缘的距离a's=as=200mm。②当时,为大偏心受拉。(A)33000,2200,15400(B)33000,3080,15400(C)41250,3080,19250(D)41250,3850,15400[答案](D)[解答]墙肢1反向地震作用组合时,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2.7条,墙肢2弯矩应乘以增大系数:Mw=1.25M=1.25×33000kN·m=41250kN·m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2.7及7.2.10条,Vw=1.4×1.25×V=1.4×1.25×2200kN=3850kN39.经折减连梁的刚度后,该底层墙肢1的边缘构件中纵筋计算值为:As=A's=1900mm2,实际配筋形式如图3-24所示,纵筋采用HRB335级钢筋。试问,边缘构件中的纵向钢筋采用下列何项配置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构造要求?(A)1610(B)1612(C)1614(D)1616[答案](C)[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2.16-2条,纵筋配筋区域面积A=(800+300)×200mm2=220000mm2As=1.0%×A=2200mm2,As/16=137.5mm2取14(As=153.9mm2)40.条件及配筋形式同题39。箍筋采用HPB235级钢筋,箍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10mm。试问,边缘构件中的箍筋采用下列何项配置时,才能满足规范、规程的最低构造要求?(A)φ8@150(B)φ8@100(C)φ10@0150(D)φ10@100[答案](D)[解答]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7.2.16-1条,箍筋最小直径为8mm;最大间距为@150,查表7.2.16,λv=0.2。已知fc=14.3kN/mm2按φ10@100计算,…
展开
收起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引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