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水泥制造(HJ/T 256-2006)

247
0
2018-04-11
简介
为贯彻落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规范化,根据水泥制造工业的特点,制定了《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 水泥制造》。 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制造工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工作范围确定、执行标准选择、监测点位布设、采样、分析方法、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编制监测方案及监测报告等的技术要求。

文档内容部分截取

本电子版内容如与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标准文本有出入,以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文本为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HJ/T256-2006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水泥制造TechnicalguidelinesforEnvironmentalProtectioninCementProductionIndustryCapitalConstructionprojectforCheckandAcceptofCompletedProject2006-03-09发布2006-05-01实施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II前言.......................................................................................................................III1.内容与适用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验收技术程序.................................................................................................................13.1验收技术工作准备阶段............................................................................................................13.2编制验收监测方案阶段............................................................................................................13.3现场监测阶段............................................................................................................................13.4验收监测报告编制阶段............................................................................................................14.验收技术工作的准备.......................................................................................................14.1相关资料的查阅和分析............................................................................................................14.2现场勘查与调研........................................................................................................................35.验收监测方案编制........................................................................................................46.现场监测及结果整理....................................................................................................96.1现场监测、检查及调查.....................................................96.2监测数据及调查结果整理...................................................97.验收监测报告编制........................................................................................................9附录A.............................................................................................................................12附录B.............................................................................................................................14III前言为贯彻落实《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规定》(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13号),确保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规范化,根据水泥制造工业的特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由国家环保总局科技标准司提出。本标准由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湖南省环境监测中心站起草。本标准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3月9日批准。本标准自2006年5月1日实施。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解释。本标准首次发布。11.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水泥制造工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的工作范围确定、执行标准选择、监测点位布设、采样、分析方法、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编制监测方案及监测报告等的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水泥制造工业(不含矿山开采和现场破碎)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对于焚烧危险废物的水泥厂,应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另行组织验收。环境影响评价、环保设计、建设项目竣工后的日常监督管理性监测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文,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文。如下列标准被修订,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6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83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4915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5468锅炉烟尘测试方法GB897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12348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9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GB1327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297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HJ/T48烟尘采样器技术条件HJ/T55大气污染物无组织排放监测技术导则HJ/T76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3.验收技术程序水泥制造工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工作按照图3-1所示操作程序开展。3.1验收技术工作准备阶段资料查阅、现场勘察、环保检查。3.2编制验收监测方案阶段在查阅相关资料、现场勘查的基础上确定验收监测工作目的、程序、范围、内容。3.3现场监测阶段依据验收监测方案确定的工作内容进行监测及检查。3.4验收监测报告编制阶段汇总监测数据和检查结果,得出结论,以报告书(表)形式反映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的结果。4.验收技术工作的准备4.1相关资料的查阅和分析4.1.1资料查阅2图3-1验收技术工作程序报告资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文件资料:建设项目立项批复、初步设计批复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批复、试生产申请批复、重大变更批复。图件资料: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厂区总平面布置图(注明厂区周边环境情况、主要污染源位置、排水管网等)、所在地风向玫瑰图、生产工艺流程及污染产生示意图、物料及水平衡图、污染处理工艺流程图等。环境管理资料:建设单位环境保护执行报告、建设单位环境保护组织机构、规章制度、日常监测计划等。4.1.2资料分析对技术资料进行整理、研究,熟悉并掌握以下内容:建设内容(包括主、辅工程及环保工程)、建设规模。若为改、扩建项目应查清“以新带老、总量消减”、“淘汰落后生产设备、等量替换”等具体要求,以确定现场勘查的范围。生产工艺、主要原、辅料及产品,并按生产工艺流程分析废气、废水、噪声、固体废物资料查阅、现场勘查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批复初步设计文件及批复其它基础资料工程基本情况环保设施、措施情况污染物排放及受纳环境环评及批复要求编制验收监测方案工作目的、范围监测内容监测方法及仪器调查内容验收评价标准、依据实施现场监测、检查工况监控现场及实验室质控制污染物排放监测环保设施监测环境质量监测环境管理检查编写验收监测报告(表)工况及质控结果环保设施运行效果污染物排放达标情况环境影响情况结论与建议公众意见调查质量保证/控制要求调查结果3等的产生情况、主要污染因子、相应配套治理设施、处理流程,去向,以落实现场勘查重点调查项目。厂区生产线布设情况,常年主导风向,拟布设的废气无组织、有组织排放监测点、废水排放监测点、厂界噪声监测点,环境保护敏感点监测点,以拟订现场勘查的顺序及路线。建设项目周围环境保护敏感点,包括受纳水体、大气敏感点、噪声敏感点,确定必要的环境质量监测内容。环境保护机构的设置及环保规章制度建立,包括环保监测站的设立及日常监测计划、环保设施使用及操作的规章制度、并将环保投资计划(包括环保设施、措施、监测设备等)列表统计待现场勘查时核对。4.2现场勘查与调研4.2.1建设项目生产设施及生产线现场查勘(1)生料制备系统:水泥熟料生产建设规模、产品品种、原料及配比和燃料品质,查看主要原料破碎/输送/均化/储料场、辅助原料破碎/输送/均化/储料场、原煤破碎/输送/预均化储存场、原料调配系统、原料输送转运系统、原料磨、生料输送系统、生料均化库、除尘设施。(2)熟料烧成和煤粉制备系统:核查回转窑系统及除尘设施,熟料输送、储存及散装,煤粉制备系统。(3)水泥制成系统:核查水泥粉磨、输送、储存、包装及散装。(4)查看上述系统运行负荷;(5)污染物排放及环境保护设施:查看窑尾除尘器、窑头除尘器及全厂除尘器数量和运行状况,烟气自动连续监测系统,废水处理站,噪声控制设施和措施。(6)产品外运:装运码头或铁路专用线站台。4.2.2建设项目环保设施现场查勘现场勘查的主要内容:(1)厂区地理位置、厂区生产布局及厂区周边环境情况,常年主导风向;厂区周边居民分布及噪声敏感点情况;(2)建设项目废气的无组织排放监测点、有组织排放监测点、污水排放监测点和厂界噪声监测点的布设和监测点位及数量;(3)生产用水、生产废水、生活污水系统排水的处理方式(设施),节水措施和水重复利用率;(4)破碎机、磨机、风机、空压机、窑头窑尾风机、均化库罗茨风机及喂煤罗茨风机等主要噪声源的降噪措施、声环境敏感目标及评价标准;(5)厂区绿化面积及绿化率;(6)单位产品污染物排放量,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及废水排放总量;(7)建设项目涉及的烟气连续监测系统设备的型号、配置、生产厂及最近三个月连续运行记录;(8)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工作配套的设施、装置、设备(包括测试孔、测试平台、规范的排污口、监测仪器和分析仪器等);(9)建设项目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包括生态恢复工程、绿化工程、边坡防护工程等;(10)对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提出的要求、行业主管部门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意见逐一检查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和措施落实情况;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和措施及现场查勘内容参考表4-1。4表4-1建设项目环保设施和措施及现场环境查勘内容类别现场查勘内容废气颗粒物、气态污染物排放及处理设施1、主体工程平面布局;2、除尘器装置的原理、数量、安装位置;3、烟囱几何高度、烟道平直段长度及截面几何尺寸;4、除尘器监测口位置是否符合相关标准、监测现场是否具备监测条件;5、无组织排放监测点位;6、烟气排放连续监测装置的方法原理、生产单位、型号、配置及安装时间、安装位置和运行情况。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其它废水各类废水处理装置处理后的外排水废水初期雨水1、各类废水处理设施及处理方式;2、清污分流情况;3、废水排放去向和流量;4、外排口的位置及规范化;5、流量在线监测仪、COD在线监测仪的仪器型号、生产单位、运行情况等。生产设备噪声厂界噪声敏感点噪声噪声降噪音设施1、生产设备主要噪声源情况及位置;2、降噪设施调查;3、勘查厂界及厂界周围敏感点布局情况。堆场露天储料场环保设施情况1、露天储料场的地理位置;2、露天储料场环保设施情况;3、物料输送和装卸环保措施。5.验收监测方案编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5.1总论5.1.1项目由来项目立项、环评、初设、建设、试生产及审批过程简述,验收技术工作承当单位、现场勘查时间等的叙述。5.1.2验收监测的目的通过对建设项目外排污染物达标情况、污染治理效果、必要的环境敏感目标环境质量等的监测以及建设项目环境管理水平及公众意见的调查,为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验收及验收后的日常监督管理提供技术依据。5.1.3监测工作范围及内容按照报告资料、批复文件资料核查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尤其要注意项目“以新带老,总量控制”、“淘汰落后设备、等量替换”需要落实的环保工程或措施,以此确定验收监测工作范围及内容;5.2建设项目工程概况5.2.1原有工程概述对于改、扩建项目应详述与验收项目相关的原有工程改造及环保治理要求,并将其确定5为验收监测的内容之一。5.2.2新建工程建设内容新建工程建设性质;工程建设地点、占地面积、投资情况;生产主、辅工程,设备;环保工程、设备等建设情况。5.2.3地理位置及平面布设以图件表示。地理位置重点突出项目所处地理区域内有无自然保护区。平面布设重点标明噪声源、废气无组织排放源所处位置,厂界周围噪声敏感点与厂界、排放源的相对位置及距离。5.2.4水量平衡以水量平衡图表示。5.2.5生产工艺以生产工艺流程图表示。5.3主要污染及治理5.3.1主要污染源及治理按照废气、废水、噪声三个方面详细分析各污染源产生、治理、排放、主要污染因子、排放量等。附污染来源分析及治理情况一览表。5.3.2“三同时”落实情况5.3.2.1“以新带老”环保设施建成及措施落实情况(改、扩建项目需有此项内容)原有工程改造或新建环保设施以达到“总量削减”;淘汰落后生产设备满足“等量替换”等的执行情况。并列表对比分析环境影响报告书、初步设计提出的要求及实际建成情况。5.3.2.2新建项目“三同时”执行情况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以及环保设施建成、投资分析及运行状况,并列表对比分析环境影响报告书、初步设计提出的要求及实际建成情况。5.3.3环境保护敏感区分析依据环评及实地勘察情况分析项目受纳水体、大气敏感点、噪声敏感点等环境保护目标。5.4环境影响评价、初步设计及其批复要求的落实情况摘录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主要结论及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的要求,或环保行政部门对本项目的环保要求等主要内容,应特别关注粉尘、氟污染及此两项污染的环境保护敏感区;以新带老、总量削减;淘汰落后生产设备、等量替换等要求。5.5验收监测评价标准按照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其批复文件的要求列出有效的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环境质量标准的名称、标准号、标准的等级和限值、工程《初步设计》(环保篇)的设计指标和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的总量控制指标,作为验收评价标准。同时,列出相应现行的国家或地方排放标准和环境质量标准的名称、标准号、标准的等级和限值作为参照标准。5.6验收监测实施方案5.6.1监测期间工况监督验收监测数据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设计的80%以上、环境保护设施运行正常的情况下有效。监测期间监控各生产环节的生产负荷,若被测设施生产负荷小于80%,通知监测人员停止监测。5.6.2验收监测的内容:水泥制造工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5.6.2.1废气、废水外排口污染物排放监测;厂界噪声监测5.6.2.2输送、装卸系统及露天储料场的有组织和无组织排放监测5.6.2.3各项污染治理设施处理效率、效果的监测65.6.2.4环境影响评价文件批复中需现场监测数据评价的项目和内容及总量控制指标5.6.2.5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三同时”验收登记表中需要填写的污染控制指标:原有排放量新建部分产生量、新建部分处理削减量、处理前浓度、实际排放浓度等5.6.3监测点位根据现场勘查情况及相关的技术规范确定各项监测内容的具体监测点位并绘制各监测点所在的厂区位置图、各监测点位的平面图,涉及采样方式的监测点(例如气态污染物采样点)应给出测点尺寸示意图。5.6.4验收监测因子及频次水泥制造工业验收监测污染因子及频次见表5-1。表5-1监测内容污染源类型监测污染因子频次水泥窑及窑磨一体机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NO2计)、氟化物(以总氟记)不少于2天,每天3-5次烘干磨、烘干机、煤磨及冷却机有组织排放其它通风生产设备不少于2天,每天3次无组织排放废气敏感点颗粒物不少于2天,每天4次废水外排口pH、SS、COD、BOD、石油类、氟化物、氨氮、总磷、水温不少于2天,每天4次厂界噪声噪声敏感点噪声等效A声级不少于连续2天,昼夜各2次备注厂界噪声布点原则(1)根据厂内主要噪声源距厂界位置布点;(2)根据厂界周围敏感点布点;(3)厂中厂不考核;(4)当面对海洋、大江、大河、大山(无居民、学校等敏感点时)原则上不布点;(5)厂界紧邻交通干线不布点。5.6.5水泥制造工业验收废气排放连续监测设施的参比评价参比评价方法及指标见表5-2,烟气连续监测系统参比评价标准参照HJ/T76《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连续监测系统技术要求及检测方法》中复检要求。表5-2废气排放连续监测设施的参比评价连续监测设施类型参比测试项目参比方法频次废气烟尘烟气排放连续监测系统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NO2计)、烟气流速要求系统给出每分钟测试值,取参比测试时间段系统的打印记录平均值,与排放口监测值对比。与排放口监测同步。5.6.6验收监测分析方法水泥制造工业污染物分析方法首选国家标准分析方法,当国家标准分析方法不能满足要求时参考《空气和废气监测分析方法》(第四版)和《水和废水分析方法》(第四版),分7析方法详见表5-3。表5-3分析方法类别污染物分析方法颗粒物重量法GB/T16157SO2碘量法HJ/T56、定电位电解法HJ/T57NOx紫外分光光度法HJ/T42、盐酸萘乙二胺分光光度法HJ/T43废气氟化物离子选择电极法HJ/T67pH玻璃电极法GB6920SS重量法GB11901CODCr重铬酸钾法GB11914BOD稀释与接种法GB7488石油类非分散红外光度法GB/T16488氨氮蒸馏和滴定法GB7478、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GB7479氟化物离子选择电极法GB7484废水总磷钼酸铵分光光度法GB118935.6.7验收监测仪器根据被测污染因子特点选择监测分析方法,并确定监测仪器。列出现场监测仪器一览表。参见表5-4。表5-4监测仪器一览表仪器名称仪器型号与编号监测因子测量量程分辨率分析方法生产厂检定时间5.6.8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水泥制造工业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现场监测应按照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四版)、《空气和废气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四版)、《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中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有关章节要求进行。5.6.8.1监测点位布设、因子、频次、抽样率合理规范设置监测点位、确定监测因子与频次,相同种类除尘器监测抽样率>50%,保证监测数据具科学性和代表性。5.6.8.2验收监测人员资质管理验收监测采样和测试的人员须经国家考核合格并持证上岗。85.6.8.3监测数据和报告执行三级审核制度5.6.8.4水质监测分析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水样的采集、运输、保存、实验室分析和数据计算的全过程均按照《环境水质监测质量保证手册》(第四版)的要求进行。采样过程中应采集不少于10%的平行样;实验室分析过程一般应加不少于10%的平行样;对可进行加标回收测试的,应在分析的同时做不少于10%加标回收样品分析,对无法进行加标回收的测试样品,做质控样品分析。5.6.8.5气体监测分析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1)分析方法和仪器的选用原则a.尽量避免被测排放物中共存污染物因子对仪器分析的交叉干扰;b.被测排放物的浓度应在仪器测试量程的有效范围即仪器量程的30~70%之间。(2)颗粒物采样器在进入现场前应对采样器流量计、流速计等进行校核。烟气监测(分析)仪器在测试前按监测因子分别用标准气体和流量计对其进行校核(标定),在测试时应保证其采样流量的准确。(3)颗粒物采样部位的选择应符合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当条件不能满足时,选在较长直段烟道上,与弯头或变截面处的距离不得小于烟道当量直径的1.5倍。对矩形烟道,其当量直径D=2AB/(A+B),式中A、B为边长。不满足上述要求时,则监测孔前直管段长度必须大于监测孔后的直管段长度,在烟道弯头和变截面处加装倒流板,并适当增加采样点数和采样频次。(4)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采样部位的选择应符合GB/T16157《固定污染源排气中颗粒物测定与气态污染物采样方法》,选在收尘器设备出口段、系统进入烟囱的烟道上,或烟囱的合适位置,在采样中尽可能避免监测时的相互干扰。5.6.8.6噪声监测分析过程中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监测时使用经计量部门检定、并在有效使用期内的声级计;声级计在测试前后用标准发生源进行校准,测量前后仪器的灵敏度相差不大于0.5dB,若大于0.5dB则测试数据无效。5.7公众意见调查5.7.1公众意见调查内容主要针对施工、运行期出现的环境问题以及环境污染治理情况与效果,污染扰民情况征询当地居民意见、建议。5.7.2公众意见调查方法问卷填写、访谈、座谈。5.7.3公众意见调查范围及对象环境保护敏感区域范围内各年龄段、各层次人群,环评期间参与调查人员比例应尽可能达到50%以上。5.8环境管理检查方案环境管理检查方案包括以下内容:5.8.1立项到试生产各阶段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5.8.2环境保护审批手续及环境保护档案资料5.8.3环保组织机构及规章管理制度5.8.4环境保护设施建成及运行纪录5.8.5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及实施效果5.8.6环境监测计划的实施5.8.7露天储料场检查、物料输送和装卸等环保措施检查5.8.8排污口规范化、污染源在线监测仪的安装、运行情况检查5.8.9“以新带老”环保要求的落实,落后设备的淘汰、关停、拆除95.8.10建设期间和试生产阶段是否发生扰民和污染事故,污染事故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检查;5.8.11环评批复及卫生防护距离的落实。5.9工作进度及经费预算6.现场监测及结果整理6.1现场监测、检查及调查在建设项目生产设备、环保设施运行正常,生产工况满足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要求的情况下,严格按照经审核确定的《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开展现场监测、检查及调查。6.1.1监控工况现场监测时同时记录各生产设备工况负荷情况。6.1.2污染物排放监测6.1.2.1废气有组织、废水排放、厂界噪声监测严格按各污染因子监测的操作要求进行采样和分析;6.1.2.2废气无组织排放监测同时记录风向、风速、气温、气压等气象参数;6.1.3开展检查与调查6.1.3.1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中环境管理检查内容逐项核查;6.1.3.2按《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方案》中公众意见调查实施方案开展调查,并回收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整理。6.2监测数据及调查结果整理6.2.1监测数据整理监测数据的整理严格按照《环境监测技术规范》有关章节进行,针对性地注意以下内容:6.2.1.1异常数据、超标原因的分析6.2.1.2实测值的换算按照评价标准,实测的废气污染物排放浓度应换算为规定的掺风系数或过剩空气系数时的值;6.2.1.3等效源的合并排放同一种污染物的近距离(距离小于几何高度之和)排气筒按等效源评价。6.2.2检查及调查结果整理7.验收监测报告编制《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监测报告》(以下简称验收监测报告)应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总局[2000]38号文附件《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技术要求(试行)》有关要求、结合水泥工业特点、按照现场监测实际情况,汇总监测数据和检查结果,得出结论。主要包括以下内容:7.1前言、总论、建设项目工程慨况、建设项目污染及治理、环评、初设回顾及其批复要求、验收监测评价标准重点完善建设项目地理位置图、厂区平面图、工艺流程图、物料平衡表、水平衡图、污染治理工艺流程图、监测点位图。根据监测时的气象参数确定无组织排放的监测点位。7.2验收监测结果及评价7.2.1监测期间工况分析10给出反应工程或设备运行负荷的数据或参数,以文字配合表格叙述现场监测期间企业生产情况、实际产量、设计产量、负荷率。7.2.2监测分析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在验收监测方案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章节的基础上,加入质控数据,并做相应分析。7.2.3废水、废气(含有组织、无组织排放)排放、厂界噪声、环保设施效率监测结果分别从以下几方面对废水、废气、厂界噪声、环保设施效率和气态污染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参比监测结果进行叙述:a.验收监测方案确定的验收监测项目、频次、监测断面或监测点位、监测采样、分析方法b.监测结果以监测结果表表示,参考格式见附表c.采用相应的国家和地方的标准值、设施的设计值和总量控制指标,进行分析评价d.出现超标成不符合设计指标要求的原因分析e.附必要的监测结果表7.2.4国家规定的总量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情况根据各排污口的流量和监测浓度,计算并列表统计国家实施总量控制的八项指标(COD、石油类、氨氮、工业粉尘、烟尘、SO2、NOX、固体废物)年产生量和年排放量。对改、扩建项目还应根据环境影响报告书列出改扩建工程原有排放量,并根据监测结果计算改扩建后原有工程现在的污染物产生量和排放量。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实测值与环评值比较(按年工作时计)。附污染物排放总量核算结果表。7.3公众意见调查结果统计分析问卷、整理访谈、座谈记录,并按被调查者不同职业构成、不同年龄结构、距建设项目不同距离等分类,得出调查结论。7.4环境管理检查结果根据验收监测方案所列检查内容,逐条说明。验收监测环境管理检查篇章应重点叙述和检查环评结论与建议中提到的各项环保设施建成和措施落实情况,尤其应逐项检查和归纳叙述行政主管部门环评批复中提到的建设项目在工程设计、建设中应重点注意的问题的落实情况。7.5验收监测结论及建议7.5.1结论依据监测结果、公众调查结果、环境管理检查结果,综合分析,简明扼要地给出废水、废气排放、厂界噪声、气态污染物排放连续监测系统达标情况;公众意见及环境管理水平。7.5.2建议可针对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合理的意见和建议:a.未执行“以新带老、总量消减”;“上大关小、总量替换”等要求,拆除、关停落后设备;b.环保治理、设施处理效率或效果未达到设计指标和要求;c.污染物的排放未达到国家或地方标准要求;d.环保治理、设施…
展开
收起

全部评论

暂无评论

引用:

评论: